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聖經約伯記最著名的金句:「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是約伯歷經痛苦試煉,與朋友們交叉對話爭辯之後,在耶和華上帝問了約伯七十七個問題之後,最終約伯從自己的自義中甦醒過來,承認他的無知,重新在上帝面前降卑,將主權惟獨交在上帝手中,最美好的生命見證! 苦難的答案不一定是「理解為何苦難」,而是更多「經歷上帝的同在」!約伯記是聖經智慧書中的一卷,也是成書最早的經卷之一。歷來「約伯」成為堅忍、信心和敬虔的代名詞,但大多的探討都著眼在「義人為何受苦」? 本書從以利亞對神失望到在羅騰樹下求死的苦境,鋪展出撰文者對約伯記的靈性省思,包括對苦難和不公的深刻反思,以及教導信徒和非信徒如何在他人的苦難中施以關懷之手。第一部分探討約伯記中的哲學迷思;第二部分從約伯記中提煉出靈性關顧的實務智慧;第三部分是對前兩部的回應,藉由掃羅、大衛、撒母耳和摩西這四位神所揀選的僕人,探討他們在面對挑戰、失望與痛苦時所做的選擇,進而看到上帝在他們身上格外的恩典。 最終,敬畏神不只是「理解祂的作為」,更是「在不理解時仍選擇信靠」;敬畏神不意味著痛苦不會臨到,而是即使在苦難中仍尋求神;敬畏神並非只是知識或教義,而是帶著憐憫活出信仰(彌6:8)。約伯記展現一條從傳統智慧到真正智慧的道路,從「理論上敬畏」到「親身經歷神」,從「知識的驕傲」到「帶著憐憫的智慧」。當關顧者能將 敬畏與憐憫結合,才能真正活出智慧,幫助受苦者在黑暗中找到神的光,帶來安慰與盼望。
推薦序一 從嘆息到感恩 黃子嘉/6 推薦序二 普遍經驗中的獨特意義 朱創新/9 自序 向痛苦直球對決/12 引言 拋錨於永恆/16 第一部 羅騰樹下的迷思/31 一、一個從未想過的問題/32 二、一個無心插柳的目的/43 三、一個倒果為因的獨白/55 四、全能者的回應/68 第二部 從約伯記看靈性關顧/85 五、與哀哭者同哭/86 六、苦難中的信仰/98 七、謹慎你的開口/108 八、安慰受傷靈魂/120 九、神的真實形象/132 十、關顧的智慧/147 第三部 回應:合神心意的選擇/157 十一、權力的陷阱/158 十二、等待的煎熬/175 十三、引退的胸襟/187 十四、失望中的恩典/201 致謝/217
作者簡介 張德健 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台灣輔仁大學榮譽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後受聘於馬里蘭大學數學系任職教授,現任喬治城大學 McDevitt終身講座教授、教務長中國及東亞事務資深顧問;台灣政治大學講座教授;輔仁大學講座教授;東海大學講座教授;台灣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獲數學界多項榮礜,發表著作論文三百篇及專書六本。 張教授在中學時信主,現任馬里蘭中華聖經教會樂道堂長老,經常應邀至世界各地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 柯君穎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航太工程系畢業,美國馬里蘭大學系統工程碩士,美國正道神學院道學碩士。25年資深軟體工程師,現任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管理局軟體應用開發專家。中學時期信主,擔任教會詩班指揮、主日學老師、主日講員以及營會講員。對聖經研究、關顧事工和婚姻家庭事工有深入學習和操練。目前與妻子林慕羽住在美國馬里蘭州,育有一兒一女。 林慕羽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畢業,美國馬里蘭大學諮商輔導碩士,馬里蘭州執照諮商心理師,美國正道神學院家庭事工碩士。25年資深社福專員,現任美國馬里蘭州蒙郡長照與身障事務專員,兼職基督教專業輔導諮商員。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