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饑荒,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經驗饑荒

       
 
ISBN 9789882373495
定价 NT850
售价 RM132.80
作者 陳意新
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學
出版日期 2024-12-01
装订 平裝. 單色印刷. 432 页. 22.9.
库存量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作者简介
     
 

  大躍進饑荒期間,是怎樣的社會機制、資源和文化,造成了同一個村莊裏農民的生死分野?二十餘年來,作者走訪安徽和江西四十多個村莊,收集逾百份農民和基層幹部的口述資料,結合檔案、地方志、族譜等文獻,試圖從一手集體經驗找到農民在饑荒中得以倖存的原因。

  透過分析各村莊的自然環境、宗族文化及經濟結構等,本書揭示了塑造農村基層權力關係、決定糧食分配,以及動員農民自保或集體抵抗的關鍵機制。書中講述的農民吃青、搶糧、瞞產等求生經驗,更補充了以往聚焦於死難的大饑荒論述,呈現共和國早期農村基層社會的複雜圖景。

專家推薦

  為什麼在同一場大饑荒中,有的農民死去,有的農民卻活了下來?陳意新就此命題展開了二十多年的田野調查,發現了農村中傳統宗族共同體的存亡,以及人們自發的「反行為」,對饑荒期間個體農民的生死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楊奎松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生動再現了安徽各地四十幾個村莊的饑荒狀況和農民反應,並對若干結構性因素進行了深入剖析,其詳實程度令許多現有論著相形見絀。作者斷言長期延續的宗族組織和宗族文化是決入剖析,其詳實程度令許多現有論著相形見絀。作者斷言長期延續的宗族組織和宗族文化是決定多數村民生死的首要因素,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鄉土情理之中。定多數村民生死的首要因素,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鄉土情理之中。——董國強董國強(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指出,大躍進饑荒不同於以往的饑荒,它是一個不斷升級的兩階段過程,並在農業集體化大躍進饑荒不同於以往的饑荒,它是一個不斷升級的兩階段過程,並在農業集體化背景下,農民必須共同面對「生存」的挑戰。本書以村莊為中心,少有地紀錄了當時農民的一背景下,農民必須共同面對「生存」的挑戰。本書以村莊為中心,少有地紀錄了當時農民的一手日常經驗,從不同面向進行了細緻而嚴謹的論述,對理解大饑荒時期的生與死作出重要貢獻。手日常經驗,從不同面向進行了細緻而嚴謹的論述,對理解大饑荒時期的生與死作出重要貢獻。——艾志端艾志端((Kathryn Edgerton-Tarpley,聖地亞哥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聖地亞哥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意新基於多年的口述資料,展示了即使在看似非常相似的地區,存活的可能性不僅受到資源配置、地形和氣候等細微差異所影響,血緣關係和社群的應對方法同樣值得注意。本書的微觀配置、地形和氣候等細微差異所影響,血緣關係和社群的應對方法同樣值得注意。本書的微觀研究方法不僅為大研究方法不僅為大饑荒提供了新的闡釋,也改變了饑荒研究的圖景。饑荒提供了新的闡釋,也改變了饑荒研究的圖景。
——科爾馬克.奧格拉達科爾馬克.奧格拉達((Cormac Ó Grááda,都柏林大學學院經濟系榮譽教授),都柏林大學學院經濟系榮譽教授)

  本書堪稱比較史學的研究典範。透過比較不同相鄰村莊,本書揭示了國家決策與農村的生活條件如何造成農村人口在大饑荒中的大量死亡。各村的宗族凝聚力、地形差異和地方幹部的產量件如何造成農村人口在大饑荒中的大量死亡。各村的宗族凝聚力、地形差異和地方幹部的產量浮誇,皆成為了決定誰生誰死的關鍵因素。浮誇,皆成為了決定誰生誰死的關鍵因素。——塞爾登塞爾登((Mark Selden,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歷史系榮休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歷史系榮休教授)
 

 
     
     
     

最近浏览商品

五毛財神駕到
五毛財神駕到
光痕(第三部)終夢
光痕(第三部)終夢
受難前書
受難前書
我想換媽媽
我想換媽媽

客服公告

1.
2.
3.
看看更多
15.05.2025 等待 與不確定相處_Side Banner
08.05.2025 唯讀書是不可取代  綫上書展_Side Banner
17.04.2025 從心閲讀,發現喜悅 讀書共和國回頭書展_Side Banner
5月 自然心繪 植物染療愈工作坊 (成人場 & 親子場)_Side Banner
17.05.2025 仁神術的療愈奇蹟~聊愈讀書會_Side Banner
18.05.2025 不恐怖的鬼故事?——《錄鬼簿》的極簡靈異美學分享會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17.05 - 30.06.2025 農夫展覽_Side Banner
24.05.2025 靈魂鍛鍊的旅程:發現自己,就是奇蹟!工作坊_Side Banner
24.05 & 25.05.2025 吳若權系列講座_Side Banner
25.05.2025 那些遷徙抑是流離?新書分享會_Side Banner
31.05.2025 餐飲魔咒:我在餐飲業的日子 分享會_Side Banner
07.06.2025 我命由我不由天—《歷經風雲,才能笑看風雲》分享會_Side Banner
08.06.2025《幸福的溫度——遇見現代中醫的生命故事》分享會_Side banner
06.07.2025 穿越時光,見證文化傳承--《日記 · 再見老行業》分享會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Instagram
閱讀城邦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