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購】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 / 大地之息 (CD)
|
|
|
|
|
|
|
|
|
商品编号 |
600568021648 |
定价 |
NT600 |
售价 |
RM109.10 |
品牌 |
風潮音樂
|
出版日期 |
2025-04-30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此商品暂时只开放“空运直达”, 需时7-10个工作天。 空运直达费将根据重量计算(目前只开放至10公斤)。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重量 |
0.5kg 空运直达费计算表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大地之息】──來自臺灣的聲音 米特的第二張專輯,始於一個提問: 演奏著來自西方的薩克斯風,屬於我們臺灣自己的聲音是什麼?
身為臺灣的音樂家,米特自創團以來,常與國際音樂家交流合作,也曾多次將作品帶往世界舞台。在一次次文化交會的經驗中,我們開始反思:在這些交會裡,什麼是真正屬於我們的聲音?臺灣的音樂,可以透過薩克斯風說出怎樣的故事? 2018 年,我們發行了第一張同名專輯,紀錄了米特創團五年來的種種經歷。那是一張里程碑式的回顧專輯,收錄了我們最具代表性的舞台作品,包括曾於國際演出、與大師合作的經典曲目,是我們對外展示演奏實力與舞台經驗的集大成。 而這張《大地之息》,則是一次更深層的內在探尋。它是我們第二個五年的總結,試圖從文化、記憶與土地的角度,回望並回應「我們是誰」。我們邀請多位優秀的臺灣作曲家與編曲家創作與改編,以臺灣的故事與旋律為核心,結合薩克斯風重奏豐富的音色與演奏技巧,讓來自西方的樂器,發出臺灣土地的聲音。 專輯於 2023 年底錄製完成,原預計於 2024 年發行。然而,疫情幾年來讓國際的音樂交流陷入停滯,連結中斷。我們選擇將這份作品保留至 2025 年,再次準備出發之際,才將它推出。對我們來說,這不只是一張專輯,更是一封等待寄出的信。如今時機成熟,我們希望透過《大地之息》,重新啟動與世界的對話,把臺灣的聲音帶得更遠。記憶、風土與幻想專輯以梁婉筠的《大地之息》揭開序幕,這是一首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委託創作的重要作品,從呼吸的韻律出發,描繪風拂過土地、陽光灑落田野與雨水滋養大地的景象。作品共分三個樂章,融合文化與自然的意象,包含客家民謠動機,象徵這片土地的靜謐與生機與人們的共生連結。 陳昶安《四月望雨幻想變奏曲》則取材自鄧雨賢的四首經典民謠,透過現代的和聲與節奏語言重新構築記憶中的旋律。《雨夜花》、《望春風》等熟悉的旋律,在此幻化為當代的音樂語言,是一種跨時代的致敬,也展現我們如何看待傳統與當代的對話。 另一首重要原創作品是周宣宏的《恆春古城-琅嶠之憶》,以三個樂章描繪恆春的歷史與文化傳說。從八寶公主的故事、古城門的威儀到《思想起》的思古之情,這部為十重奏所作的大型作品,是音樂敘事與歷史意象的精彩結合。 此外,我們也精選多首由黃珮涵老師改編、原為鋼琴家盧易之創作的臺灣民謠作品,包括《桃花過渡》、《草蜢弄雞公》、《採茶歌》等,以四重奏形式呈現。每一首都保有民謠的韻味,並融合薩克斯風的靈動、對話與炫技,讓聽眾在親切的旋律中,感受到耳目一新的表現力。 還有梁婉筠的《杜普勒效應》與《蒲公英》,分別呈現物理現象與自然隱喻,技術上充滿挑戰,也展現了薩克斯風重奏的音響潛力。 這些作品彼此獨立,卻又共同勾勒出我們想呈現的主題──「臺灣的聲音」。它不只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姿態,一種願意挖掘、回望並勇敢表達的創作態度。
本作品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 曲目 : 1《大地之息》 2《恆春古城-琅嶠之憶》,第一樂章〈八寶公主〉 3《恆春古城-琅嶠之憶》,第二樂章〈古城意象〉 4《恆春古城-琅嶠之憶》,第三樂章〈風的聲音:思想起〉 5《桃花過渡》 6《杜普勒效應》 7《蒲公英》 8《採茶歌》 9《草蜢弄雞公》 10《四月望雨幻想變奏曲》 藝人介紹 : |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 MIT Saxophone Ensemble| 全台唯一連續七年榮獲國藝會「Taiwan Top」之專業薩克斯風重奏團隊 以臺灣為根,以世界為舞台,創造屬於臺灣的薩克斯風聲響2013年成立於臺灣的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MIT Saxophone Ensemble),由團長陳冠文號召12位自國外留學歸國的青年音樂家共同創立,是臺灣首個以薩克斯風重奏為核心、具制度化演出與培訓架構的專業團隊。隨著團隊規模與觸及領域逐步擴大,團隊現有成員已超過30人,涵蓋來自美國、法國、荷蘭、義大利、泰國、日本、比利時與德國等多國留學歸國的音樂家,皆具音樂碩博士學位或豐富的國際演出經驗,活躍於演奏、教學、創作與推廣等領域,致力將薩克斯風藝術推向更深更廣的層次。自2016年起,團隊邀請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薩克斯風教授 Lars Mlekusch 擔任藝術總監,積極與歐洲當代音樂體系接軌。同年團隊首次參與亞洲薩克斯風大會,並與法國著名薩克斯風演奏家Vincent David、Philippe Geiss展開首次合作;隔年受邀參與Vincent David策劃的《Mr. Sax Voyage》港澳巡演,開啟對外發展的重要起點。2018年,米特代表臺灣登上克羅埃西亞國家劇院,參與世界薩克斯風年會,發表融合臺灣文化的原創作品《慶長生》,成為首支登上該國際舞台的臺灣團隊,正式躍升為具國際能見度的重奏品牌。2024年,米特成功號召100位薩克斯風演奏者登上國家音樂廳,創下該廳成立37年來首場薩克斯風百人合奏的歷史紀錄;2025年,更與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舉辦國際薩克斯風音樂營,匯聚超過20位國際師資與百位薩克斯風演奏者,並搭配管風琴合作演出,再次締造紀錄。團隊演出足跡遍及全臺各縣市,並拓展至克羅埃西亞、香港、澳門、新加坡等地,曾合作的指揮家包括廖國敏、許瀞心、郭聯昌,並與須川展也、松下洋、Debra Richtmeyer、Valentin Kovalev、原博巳、FIVE SAX、Kerius Quartet等多位國際知名薩克斯風藝術家合作。風格上,米特擅長古典、爵士、當代與民謠等多元曲風,編制彈性從四重奏到十重奏以上,可根據不同演出場域靈活調整。團隊至2025年已委託並發表近20首臺灣作曲家作品,推動在地音樂語彙的現代化書寫。2018年推出首張同名專輯《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收錄與Vincent David、Philippe Geiss合作的經典曲目,為團隊首五年的里程碑紀錄;2025年發行第二張專輯《大地之息》,以更深層的文化視角,探索臺灣故事與土地情感,透過薩克斯風豐富的音色與技巧,讓來自西方的薩克斯風展現臺灣土地的聲音。教育推廣是米特的重要使命之一。2015年起推動「菁英培訓計畫」,首創以薩克斯風重奏為主軸的系統化培訓平台,設有青少年團、青年團與菁英團三階段,至今已有來自50所學校、超過100位青年演奏者參與,其中菁英團曾榮獲「堤頂之星」殊榮,三團更分別獲得「亞太盃國際音樂大賽」各年齡組別冠軍。此外,成立近30個以社會人士為主的附設樂團,2025年透過「米特教育學院」系統化教材與教學法,與坊間音樂教室廣泛合作,啟蒙推廣人數已累積超過3000人。2017年,米特成立親子音樂劇品牌「米特動物樂園」,開創以薩克斯風結合劇場藝術的新演出型態,成功跨足親子市場。歷年推出《謎之音樂廳》、《薩克歷險記》、《Do Re Mi 喜咧兜?》等作品,演出遍及臺北兒藝節、苗北兒藝節、衛武營藝企學、華山親子表藝節、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及MUZIKids 兒童古典音樂節等,深受家庭觀眾喜愛。此外,團隊亦受邀赴香港參與兒童慈善公益活動,透過藝術與公益的結合,積極回饋社會。米特動物樂園以藝術扎根為核心理念,期望藉由親子音樂劇的創作與演出,培養下一代對藝術的興趣與喜愛,建立親子間共享藝術的美好體驗。在跨界創作領域,米特積極與不同藝術形式展開合作。2022年與導演鴻鴻、紀錄片導演柯金源共同打造音樂劇場《風・光》,透過聲響與影像交織呈現臺灣環境記憶。2023年與百年傳統東華皮影劇團共同製作《薩影奇事》,將皮影戲結合現場重奏與光影科技,創造傳統與現代共構的新表演語彙。多年來,米特獲得企業與基金會肯定支持,包含台新銀行、遠東集團、南山人壽、華南銀行、豐泰文教基金會、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新光三越等。邁入第二個十年,米特以「創作深化、國際發聲、教育扎根、觀眾分眾、組織永續」為發展藍圖,持續以聲音為媒,打造獨特的臺灣薩克斯風文化,讓世界聽見臺灣,讓更多人感受薩克斯風重奏藝術的深度與魅力。 |
|
|
|
|
|
|
|
|
|
|
|
购物须知
马来西亚条例规定海外购物超过RM500需缴付进口关税,未免被课税,请注意每张订单的非书商品总值以不超过RM500为宜(订单总额【含运费】—书籍商品总值)。另外,若单一商品订购数量多于2件,也不排除有被徵税的可能(虽订单没有超额)。因清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或费用,须由会员自行承担责任。
退换货须知
由于国际运费金额高且手续繁複,除瑕疵商品或收到的商品与订购的商品不符外,一律不受理退换货服务,下单前请谨慎确认。
由于商品皆从台湾订购及运送,运送过程难免有碰撞导致盒子等包装受损,如没有损及内容物概不退换。
寄回可替货退的商品,请包装完整(如:商品本身之纸盒、保固卡、内塑胶包护套),先通知客服专员欲申请替换货事项。恕不受理未经通知而迳行退回之状况。
退换货期限:3天内通知客服,7天内寄回。
可退换/不可退换商品详情请参考网站客服中心售后服务说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