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9873036 |
定价 |
NT530 |
售价 |
RM82.80 |
特价 |
RM74.52 *
|
作者 |
李錦綸
|
出版社 |
真哪噠
|
出版日期 |
2024-09-16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44 页. 22.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2.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二十一世紀中國教會需要一套適切中國處境並具有啟發性、思辨性、系統性之大專以上程度的神學培訓教材,因此中國福音會創辦人趙天恩牧師自2002年起籌劃並邀請具中國培訓經驗的牧者撰寫。
本系列已出版神學研究及護教與文化類四冊:《永活上帝生命主──獻給中國的教會神學》、《道成肉身救贖源──獻給中國的教會神學》、《世紀中國文化莖──中國歷史的神學詮釋》、《中華血脈道本淵──天道三一形上學初探》。 |
|
|
|
|
|
|
|
|
|
|
|
|
|
|
目錄
楊序:一本破格的神學倫理著作 /xi
何序:信德與善惡樹的文化 /xiii
戴序:此作開闢了新的元倫理領域 /xvii
羅序:「瀕臨絕種」的漢語基督教學者 /xix
自序 /xxii
論理篇
第一章 人是存活於歷史中之位格主體 /3
一、人算甚麼?
二、歷史與永恆
三、道德秩序
四、摩西十誡與天國倫理
五、召命與成聖
附錄一 「位格延展」是愛的表達
第二章 中庸理想人格 /17
一、中庸定義
二、君子時中
三、天道人心
四、內省能力
五、人際關係
六、治國原則
七、仁義動力
附錄二 「中庸」與亞里斯多德之「德性」
第三章 法家文化引發的人性傷害 /31
一、利害環境求保命
二、欠缺真理客觀性
三、表忠製造虛偽
四、監控使人物化
五、濫暴破壞道德底線
六、權力慾的猜忌
七、真愛難尋
八、個人涵義:失去人格
九、社會涵義:失去互信
十、當老莊遇上法家
附錄三 韓非「參伍之道」
第四章 加以物化的「外儒內法」 /43
一、外儒內法的性格
二、品格:內持的定力
三、更深層的問題
四、唯物主義的影響
五、再論阿Q:當代的李澤厚
第五章 倫理基礎、追尋至善──從亞里斯多德到奧古斯丁 /53
一、至善的探討
二、德性的養成
三、「習性」的意義
附錄四 阿奎那論自然法背後的永恆法預設
第六章 奧古斯丁的「內在心靈空間」 /65
一、內在心靈空間對基督教倫理的意義
二、奧古斯丁「內在心靈空間」的概念
三、此概念的柏拉圖哲學傳統背景
四、《懺悔錄》相關文本解讀:奧斯提亞「榮福之現」
五、當代思想看內在心靈空間與外在物理空間的關聯
六、「內在心靈空間」對中國文化的可能貢獻
附錄五 普羅提諾論靈魂的內轉
第七章 聖靈「全方位」的投入角色 /81
一、聖靈在人得重生的角色:活化基督救贖之執行者
二、聖靈在人被創造的角色:使塵土成活人之行動者
三、聖靈在創造宇宙的角色:使「無而有」之發生者
四、聖靈跟宇宙時間的關係:理解時間的「非對稱性」
五、聖靈與人類歷史的關聯:上帝與人之位格性互動
六、聖靈在上帝子民中的角色:實踐愛的催動者
七、聖靈成就上帝國的角色:上帝生命的充滿者
八、聖靈在個人成聖的角色:基督恩典的使能者
附錄六 聖靈與「場」
第八章 「自由」與「邪惡」──從康德的洞見說起 /95
一、康德承認人有選擇邪惡的自由
二、道德的「普世規律」與「自然普世規律」
三、自主選擇邪惡從何而起?
四、回到「依存」問題
五、「十誡」的倫理意義
附錄七 邪惡意志沒有先導因
第九章 「我是…」處身中國文化的基督跟隨者 /109
一、在「基督裡」的位格身份支撐著行為
二、無懼之自由
三、「合乎中道」與中庸之道
四、信德生活的德性倫理
五、個體與群體之間
附錄八 詩篇默想:主持公義的耶和華是我的依靠
天倫篇
第十章 父親心、兒女情──天國倫理的神學默想 /123
一、作為「父親」的上帝
二、十誡的倫理意義
三、登山寶訓中聖道基督對誡命的解釋
四、作天父兒女:從語言化為行動到達成生命的實際
附錄九 回顧:「位格倫理」的定位
第十一章 與上帝同住的學習 /141
一、為上帝預留空間
二、信心的成長歷程
三、上帝的全方位相交性
附錄十 稱頌上帝該是人類的「直覺行為」
第十二章 慎防心中造神的試探 /155
一、造神之動因
二、科技:當代人的偶像
附錄十一 尼采的價值重議
第十三章 敬重你的上帝並祂聖名 /171
一、名字是甚麼?
二、妄稱上帝名背後的心態
三、如何善用上帝的聖名
四、聖名與聖物之分別
附錄十二 耶和華附加行動的名字
第十四章 建立有上帝同在的生活環境 /187
一、守安息日的緣由
二、作息規律產生的社會意義
三、以永恆為參照的生活態度
附錄十三 朝向永恆
人倫篇
第十五章 尊重上帝設立的秩序──從家庭開始 /203
一、「帶應許的誡命」指向的秩序
二、孝敬父母與人生歷程
三、父母權柄之相對性
四、從家庭到教會權柄
五、從家庭到社會權柄
附錄十四 世俗權柄與屬靈權柄
第十六章 尊重上帝形像的生命 /217
一、生命何價?
二、殺人動機
三、爭議論題
附錄十五 從自畫像解讀梵高對生命的堅持
第十七章 尊重上帝賜予各人的家室 /235
一、神聖婚姻
二、慾望試誘
三、爭議論題
附錄十六 馬克思奇想:從共產到公妻
第十八章 尊重上帝賜予各人的產業 /251
一、生存與產業
二、為何貪得無厭?
三、相關論題
附錄十七 從舊約看個人對獲物的應有態度
第十九章 尊重上帝賜予各人的名譽 /265
一、主體與名譽
二、為何造謠毀謗?
三、相關論題
附錄十八 《漢摩拉比法典》有關作證的法律條文
第二十章 警惕貪戀的動機 /279
一、貪戀的生活處境
二、不同等級的慾望
三、少年財主的保留
附錄十九 向「良人」開放:自我貪戀的解藥
附錄 /291
參考資料 /292
各章關鍵詞 /303
索引 /306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李錦綸(Kam-Lun Edwin Lee)
原籍廣東省東莞縣,生於香港,1972年蒙召, 致力中國宣教與中國教會神學建設。
1983年獲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科學碩士(University of B.C., MASc)
1986及1987年維珍學院道學碩士及神學碩士(Regent College, MDiv, ThM)
1996年渥太華大學及聖保羅大學神學系哲學博士(University of Ottawa & St. Paul University, PhD)
奧古斯丁及系統神學研究
國際教父學會(IAPS)會員。
現任加拿大華人神學院溫哥華教務長及神學教授
著作:
Augustine, Manichaeism, and the Good. New York: Peter Lang, 1999.
《永活上帝生命主──獻給中國的教會神學》台北:中福出版社,2004。
《道成肉身救贖源──獻給中國的教會神學》台北:中福出版社,2006。
《世紀中國文化莖──中國歷史的神學詮釋》台北:中福出版社,2010。
《奧古斯丁論善惡與命定:摩尼教的影子作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中華血脈道本淵──天道三一形上學初探》香港:德慧文化,2019。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