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52040142 |
定价 |
RMB78.00 |
售价 |
RM85.80 |
优惠价 |
RM60.06 * (-30%)
|
作者 |
[美]約瑟夫·P.伯恩
|
译者 |
歐陽瑾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3-04-01 |
装订 |
平装. 451 页.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2.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1348年,死神揮動鐮刀,整個歐洲籠罩在黑死病的陰影下,學校停課、教堂關門、店鋪廢棄、鄰里遠遷、建築停工……街道上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攤販們的叫賣聲變成了屍體搬運工們粗聲粗氣的吆喝,堆滿了屍體和瀕死之人的馬車嘎吱嘎吱地提醒著所有人死亡的迫近。人們驀然發現,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不但受到了疾病的威脅,而且永遠被疾病改變了。
但生活還在繼續,在醫學院、診所、家庭、教堂、修道院、傳染病院、市政廳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場景中,依舊保持著某種程度的生命力,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每個人都在掙紮著適應這個特殊的時代。回溯這段不同尋常的日常,我們會發現:“如果說歷史給人們帶來了什麽教訓的話,那就是:人類總能戰勝自然和人類自身各種邪惡沖動帶來的威脅。”
編輯推薦
黑死病下的日常一點兒也不正常,當瘟疫襲來時,人們的日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書聚焦於生活中的各個場景——醫學院、診所、家庭、教堂、傳染病院等,探討黑死病的起源、發展和影響。約瑟夫·P.伯恩帶領我們進入醫學院的教室,在那里,正在教授關於黑死病的錯誤理論,而醫學生們即將開啟徒勞無用地治療受害者的職業生涯;進入市政廳,在那里,市民領袖們正在苦苦思索如何應對黑死病,但卻很難阻止疫情的蔓延;進入教會和教堂,在那里,主教和神父們正在一遍遍地重覆著神的啟示,可根本無助於緩解病情……伯恩還盡可能地利用當時的目擊者和受害者的文字記錄,討論歐洲各地和伊斯蘭世界在面對疫情時所采取的舉措,以及瘟疫所引發的醫學、文學、藝術、喪葬習俗等方面的變化。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 錄
致謝001
年表001
引言001
第一章 在醫學院014
中世紀的健康與疾病理論015
中世紀的醫學教育021
中世紀的瘟疫理論025
近代早期的醫學教育032
近代初期的瘟疫理論039
第二章 在診所046
形形色色的醫者046
社會中的內科醫生063
醫學防護(預防)068
診斷瘟疫078
治療方法083
第三章 在家里應對鼠疫092
家庭: 結構與功能092
家人亡故099
鼠疫侵襲家庭110
第四章 在教堂與教堂墓地119
教會與社會119
教堂123
葬禮129
墳墓、掘墓人與安葬137
宗教藝術與儀式148
第五章 在主教座堂與修道院163
主教與瘟疫164
中世紀神職人員的問題165
黑死病與修道院180
第六章 在傳染病院187
封閉措施188
醫院194
茅屋與小木屋201
傳染病院205
第七章 在市政廳229
歐洲城市的管理229
鼠疫對管治的影響231
市政當局對疫情的普遍反應234
應對鼠疫的立法246
瘟疫之後258
第八章 在歐洲的大街小巷268
城市街道269
道路與旅行283
第九章 在書店與戲院297
醫學文獻與瘟疫299
中世紀的通俗文學與瘟疫311
近代初期的通俗出版物318
瘟疫與英國的戲劇325
第十章 在村落與莊園340
鄉村地區的瘟疫341
新的機會350
地主的壓榨356
威壓與國家幹預364
第十一章 在中世紀的伊斯蘭世界372
中世紀伊斯蘭社會中的瘟疫373
中世紀的瘟疫與伊斯蘭醫學384
瘟疫和伊斯蘭社會393
第十二章 瘟疫在歐洲的最後時刻409
歐洲的瘟疫消失411
西歐的最後一次大流行:馬賽,1720—1722年418
俄國的最後一場大瘟疫:莫斯科,1770—1772年424
尾聲428
選讀書目435 |
|
|
|
|
|
|
|
|
|
|
|
|
|
|
約瑟夫·P.伯恩(Joseph P.Byrne)
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Nashville, TN)貝爾蒙特大學(Belmont University)榮譽副教授,其研究領域廣泛,發表過包括羅馬地下墓穴和美國城市化研究在內的一系列文章,但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黑死病時期的意大利。其作品包括《黑死病》(The Black Death, 2004)和《黑死病下的日常》(Daily Life during the Black Death, 2006)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