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日常生活中,廣告的存在帶有強大的文化意蘊,承載並傳播著影響人們生活的各式形象。對廣告的視覺形象的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廣告的社會角色,例如,廣告會採用纖瘦無比的女明星和肌肉發達的體壇明星作為模特,以塑造觀眾對理想狀態的認知。但是,廣告形象也可以通過語言符碼傳播,而學術界對這方面的關注甚少。 本書探討了文字言語和視覺形象如何共同構建廣告話語,以向觀眾傳達意圖,並驅使他們產生特定的想法和行動。為此,作者展開了一系列的案例分析:香煙廣告中的種族蘊意、青少年電視廣告中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形式、護膚產品廣告關於面容隱喻的展現方式、非科技產品廣告對科技語言的借用,以及眾多網站向用戶推銷個性化選擇的假像。 作者認為,廣告的文字意象和視覺形象是一個有機整體,研究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助於揭示廣告如何入侵並塑造了21世紀的美國文化。
插圖目錄 表格及轉錄稿目錄 總序 致謝 1 廣告形象與話語 1.1 廣告的形象構建 1.2 話語的定義 1.3 廣告採用的話語要素 1.4 章節概覽 2 吸煙與映射:香煙廣告傳播的種族主義形象 2.1 種族與香煙 2.2 煙草業的目標客戶:非裔美國人 2.3 種族主義廣告的文化文本 2.4 關於黑人與白人的文字意象與視覺形象 2.5 小結與思考 3 擺正種族觀念:青少年廣告中多元文化的畫面與聲音 3.1 意識形態符碼及多樣性 3.2 青少年人口與文化多樣性 3.3 廣告的多元文化表徵及“踐行文化多樣性” 3.4 青少年廣告不易展現文化多樣性 3.5 小結與思考 4 不同群體不同修辭方式:廣告與臉部護理 4.1 廣告宣傳和永無止境地追求美麗 4.2 臉部護理廣告中的主題式修辭 4.3 小結與思考 5 麥迪森大街與矽谷交匯:科技對廣告的影響 5.1 科技的使用者及具體應用 5.2 廣告中的科技構圖話語類型 5.3 小結與思考 6 從芭比到百威視頻網:第五類框架中的廣告 6.1 理論基礎 6.2 廣告文本的敘述形式 6.3 自我沉迷思想與第五類框架迎合互聯網時代 6.4 小結與思考 參考文獻 索引
費恩•L. 詹森(Fern L. Johnson),英語語言文學教授,任教于克拉克大學交際與文化系,著有《跨種族收養的選擇:創建一個跨人種的家庭》(The Interracial Adoption Option: Creating a Family Across Race)、《文化下的交談:美國語言多樣性》(Speaking Culturally: Language D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