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3616061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优惠价 |
RM62.57 *
|
作者 |
馬薇茜
|
出版社 |
國家
|
出版日期 |
2022-10-2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2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分為戲曲傳統、創新與跨領域三個面向,作者根據多年學術研究和教學現場經驗,從戲曲藝術教育場域及展演實踐出發,逐一討論人才養成、交流推廣、產學合作、終身教育、教學模式、數位科技等相關議題,結合理論與實務,進行深入探索,為強調多元發展的當代社會及教育工作者提供新思路。第壹篇介紹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之沿革,以及戲曲教育歷來如何與地方連結,共同推動人文發展。第貳篇藉著重新詮釋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說明戲曲教育的養成理念。第參篇闡述臺灣京崑劇團如何藉SMART策略推廣臺灣戲曲,並創造跨國交流機會。第肆篇解析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產學合作案例內容及其所產生的效益,值得學校和企業借鑑。第伍篇透過戲曲學院的樂齡大學計畫,一窺戲曲教育對今日社會的貢獻及其可能性。第陸篇、第柒篇則以國立成功大學配合高教深耕計畫進行的戲曲表演藝術相關課程為例,融合藝術在地化與歷史化,分析情境式教學和跨領域專業在課堂上的運用與結合,並分享如何透過現代科技與藍海策略,為受到疫情衝擊的教學現場開闢新的方向。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馬薇茜
畢業於臺北市立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國語文學系博士班、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現任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曾為國立復興國劇團演員,後轉任舞臺監督及行政管理職務,擔任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新聞聯絡人、十三行博物館研究助理等,負責規劃表演藝術展演及編劇創作等工作。長期致力於推廣傳統戲曲、藝術發展與教育,關注在全球化與地方化影響下的傳統藝術表演相關議題。
歷年來在傳統戲曲方面獲得多項跨領域專利發明,曾獲馬來西亞ITEX國際發明展、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香港HKIE國際發明創新創業展及高雄KIDE國際發明暨設計展等多項金、銀獎。在教育研究現場獲2022 MUSE Design Awards - Lighting Design金獎及國科會未來科技獎之技術發明獎項,並獲2021全國敘事短片「青春影享」競賽之最佳指導教授獎。
著作有《京劇六論》、《電影藝術與生活》、《行當.流派.角色:京劇小生表演藝術研究》;合著有《哈佛教你發揮救災領導力》、《閱讀理解與修辭批評》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