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32789672 |
定价 |
RMB148.00 |
售价 |
RM162.80 |
优惠价 |
RM113.96 * (-30%)
|
作者 |
(澳)王賡武
|
译者 |
林紋沛 |
出版社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8-01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565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此中国简体书,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不含调货时间)。抱歉!目前无开放空运服务。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王賡武是享有盛譽的海外華人歷史學家和教育家,其生長於1930年代的南洋,時逢戰亂和動蕩,不得不在中國、南洋和英國等地輾轉求學,加之出身中國江南耕讀世家的知識分子父母強烈的鄉愁情懷,使作者對華人在海外安身立命、“尋找家園”的歸屬感這一複雜的命題,有曲折的經歷和真切的人生經驗;成年後,在橫跨洲幾十年的學術與教育生涯中,他與同時代的史學、漢學界重要學者,幾乎都有交往;一生摯愛的太太林娉婷更是他領悟“愛”與“家園”的人生伴侶——由此構成的個人與時代的畫卷,經由樸素儒雅的筆墨,展現得波瀾壯闊,又發人深思。本書是歷史學家王賡武親筆撰述的的回憶錄,其在年近九旬之際,回溯上下求索、“長年半遊牧”的一生,回憶錄兼具豐富的文學與史料價值,筆調平實深厚,謙遜動人,堪稱二十世紀曆史洪流之中一部豐富而獨特的生命畫卷。
回憶錄共兩卷。上卷《家園何處是》,作者回顧了對他影響至深的父母家世,自小接受古典中文教育和正統英文教育,以及十九歲之前在南洋成長並在南京上大學的重要經歷,直至站在“多重世界”交匯處,他“開始感到沒有東西能擋在我認識萬物的道路上”。
下卷《心安即是家》由王賡武與太太林娉婷合著,述說他們由青年時期在馬來亞、英國求學,學成后在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治學與生活,探索並創造家園歸宿感,充滿了睿智與樸素誠摯的情感。
王賡武,1930年出生於印尼泗水,少年時期在怡保度過。先後就讀於南京中央大學、新加坡馬來亞大學,獲馬來亞大學文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后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獲博士學位。歷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新加坡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院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遠東歷史系主任,並於1986-1995年間擔任香港大學校長。榮休后長居新加坡。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歷史、海外華人、移民研究等。主要著作有《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1963)《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1987)《中國與海外華人》(1994)《海外華人:從落葉歸根到尋覓自我》(2000)等。2020年,王賡武獲頒第四屆“唐獎?漢學獎”。
林娉婷(1933–2020),生於上海,在檳城和新加坡長大。曾於新加坡、吉隆坡、堪培拉等多地教授英國語言與文學。工作以外,她全力支持丈夫王賡武的事業,養育了三個孩子,復熱心公益,創辦香港大學博物館學會,並曾在香港與新加坡出任多個藝術學會會長。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王賡武
1930年出生于印尼泗水,少年時期在怡保度過。先後就讀于南京中央大學、新加坡馬來亞大學,獲馬來亞大學文學學士及碩士學位,後在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獲博士學位。歷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新加坡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院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遠東歷史系主任,並于1986-1995年間擔任香港大學校長。榮休後長居新加坡。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歷史、海外華人、移民研究等。主要著作有《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1963)《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1987)《中國與海外華人》(1994)《海外華人:從落葉歸根到尋覓自我》(2000)等。 2020年,王賡武獲頒第四屆“唐獎?漢學獎”。 林娉婷(1933–2020),生於上海,在檳城和新加坡長大。曾於新加坡、吉隆玻、坎培拉等多地教授英國語言與文學。工作以外,她全力支持丈夫王賡武的事業,養育了三個孩子,複熱心公益,創辦香港大學博物館學會,並曾在香港與新加坡出任多個藝術學會會長。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