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8454224 |
定价 |
NT1280 |
售价 |
RM200.00 |
作者 |
趙丹綺
|
出版社 |
鍊丹場珠寶金工工作室
|
出版日期 |
2017-02-20 |
装订 |
精裝. 全彩印刷. 127 页. 26.5.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粟紋法的特質是接合大量的金屬珠子作為兼具富麗與優雅的表面裝飾﹝Rosenberg, 1908﹞,以繁複的點作為裝飾,起始於一個小點,點與點的架構創作出與細胞分裂、個體成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共同語彙。懷胎十月,最早與最初的那顆細胞展演出自行運轉的小宇宙,在時間細密的孕育下茁壯,奈何胎珠相依的生命終將遠離母體而去,邁出獨立的第一步;新生命的發生與點的創作演化出一段又一段的故事。
作品使用珠粒尺寸介於0.3 - 3mm之間,作品形式奠基於創作理念並嘗試技術突破,傳統的粟紋技法思維中,珠粒尺寸越細小排列圖紋越華麗越好,且珠粒多需輔以基底固定,亦是粟紋珠粒長期被定義為“表面”圖紋裝飾技法的理由,而前述項目皆為「起.點」創作中欲跨越之定見。本創作改變表面裝飾的思考模式,並實驗去除基底後,以珠粒為本體,成形變化的可能性,以“珠粒為點”出發,思考架構造型,像是鏤空粟紋、立體粟紋等,以珠粒為點傳遞細胞的複製、分裂以及生命形成的動人之處。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 頁 8
創作動機 | 頁 11
創作理念 | 頁 13
作品 | 頁 16
粟紋法技術實驗 | 頁 76
附錄 | 頁 88
附錄 1 | 起.點- 趙丹綺粟紋法金工創作個展影像紀錄 頁 90
附錄 2 | 粟紋法簡史 頁 98
附錄 3 | 解剖日本傳統木目金技藝及其局限與創新頁 104
參考文獻 | 頁 126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