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740035 |
定价 |
RMB68.00 |
售价 |
RM74.80 |
优惠价 |
RM52.36 * (-30%)
|
作者 |
婁攴手居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03-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01 页. 19.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從生產要素探求社會發展演進的“產業密碼”,勾畫數據業的未來發展藍圖。
數據要素將成為開啟人類發展新紀元大門的金鑰,帶來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新一輪科技浪潮正在席捲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時期,傳統的經濟增長動能、產業變遷邏輯、民生改善路徑、社會治理模式等正面臨巨大挑戰和深刻調整,人類社會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者認為,在這種趨勢下,現有的三次產業劃分理論已經難以適應人類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需要,迫切需要打破傳統產業劃分理論的“桎梏”,推陳出新。
本書把產業變遷放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進行審視,從生產要素這一“小切口”入手,探求人類社會發展演進背後的“產業密碼”和底層邏輯。作者從多個維度,對第四產業——數據業進行了精准畫像,描繪了數據業的發展藍圖,也對數據業可能對產業變遷、經濟規律、社會結構、國際關係等產生的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做了分析和闡述,構建起第四產業的理論和政策框架,是國內系統思考第四產業、數據業的開先河之作。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序
引 子
第一章 源起:美好生活的上下求索
從刀耕火種到美好生活
農業社會的漫長實踐:嘗試跳出“馬爾薩斯陷阱”
工業社會的巨大跨越:鋼鐵洪流下世界日新月異
服務業社會的大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
從有限供給到無限供給
難以實現無限供給:生產要素總有極限
如何實現無限供給:數據帶來裂變式增長
經濟規律不會一直不變:無限供給產生
從舊生產力到新生產力
新生產力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低代碼革命:新生產力初現端倪
算力:更前沿的生產工具
數據:更高維的勞動對象
新生產力已來?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序幕:第四產業的“前奏曲”
三次產業劃分的演進:從配第到庫茲涅茨
配第:產業劃分先河
克拉克:產業分類奠基
庫茲涅茨:理論實證結合
三次產業劃分理論的“功與過”
是算准底數,還是僅僅為了兜底所有產業?
是理清結構,還是新舊產業混為一談?
是指明方向,還是誤導發展的雞湯?
尋找第四產業“新大陸”
從哪裡破題?
用什麼標準?
誰才是贏家?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透視:數據業的“精准畫像”
數據—數據業的基石
數據.:從媒體到數據
數據.:從用戶到數據
數據.:萬物生數,數生萬物
走近數據業
數據採集:萬物皆可數
數據存儲:彙聚數據之海
數據傳輸:浪潮的形成
數據分析:從數據到智慧
數據應用:人工智慧、虛擬實境與產業賦能
數據應用展望
獲取數據業的“數據”
產業的分類認定
產業的核算
數據業的認定初探
嘗試核算數據業
展望面向“數據化大生產”的產業核算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衝擊:數據業的顛覆力
改寫經濟規律:生產函數、全要素生產率和產業經濟學的改變
生產函數變數的持續拓展
數據被引入生產函數後的化學反應
數據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底層邏輯
數據業帶來的理論挑戰
數據業對實體經濟的衝擊
改寫社會結構:原子化還是社會化?
數據推動人的轉型
疏離還是凝聚?
賦權公民也賦能社會
改寫國際關係:擁抱還是對抗?
政治博弈
經濟角力
安全滲透
數據改變大國競爭焦點
顛覆既有的國際關係認知
本章小結
第五章 金鑰:通往第四產業的必經之路
掌握數據時代的先機
擁抱數據時代
發揮先發優勢
價值釋放模式不斷創新
推動數據與實體經濟的黏合融通
明確數據業的遊戲規則
開展基於數據技術的場景建設
擴大數據規則制定的國際話語權
找到數據的主人
積體電路發展進入後摩爾時代
新時代的主角—演算法
數據權屬是否屬於平臺
怎樣界定不同類型的數據權屬
關注數據隱憂
演算法對勞動者和消費者剩餘的隱蔽榨取
數據資本的無序擴張和“贏者通吃”
數據漏稅和“雙支柱”全球稅改
跨境洩露
數據黑市
讓數據動起來
開好門:推動數據開放共用
鋪好路:促進數據交易流通
分好餅:完善數據收益分配
把數據用起來
傳統產業“金手指”
工業流程“指揮棒”
行業生態“培養皿”
社會治理“遙控器”
本章小結
後記 處在數據裂變新紀元的前夜 |
|
|
|
|
|
|
|
|
|
|
|
|
|
|
婁攴手居為團隊筆名,由“數據”兩字拆分變化而來。
作者團隊由長期從事宏觀經濟、產業政策、經濟運行、數字經濟等不同領域研究的多位業內人士、專家學者組成。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