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0693195 |
定价 |
NT680 |
售价 |
RM106.30 |
作者 |
呂宜芬等21人
|
出版社 |
一品
|
出版日期 |
2022-02-1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704 页. 23.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1.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適用對象
大專院校
研究所
司法三等-監獄官
警察三等-法制人員
使用功效
有助實務工作者及有意參加相關考試之考生,了解國內外刑事政策、刑事司法之歷史、發展、理論與實務。
改版差異
更新過去10年的相關數據、修正法律以及組織架構、增加新的章節,體系架構與內涵更臻完善。
書籍特色
傳統上,「刑事政策」與「刑事司法」被視為兩門獨立之科學,但兩者皆與犯罪預防與抗制犯罪相關,關係可謂相當密切。尤其,刑事政策可說是刑事司法的外部環境,刑事政策之落實或擬具執行方案,需依賴刑事司法機構執行。
本書第一篇為刑事政策篇,探討刑事政策與刑事司法的關聯性、刑事政策意義與基本原則,進而具體地探討毒品處遇、死刑、長期刑、微罪、假釋、少年司法與犯罪被害保護等現代重要之刑事政策各論。第二篇則以刑事司法機構與實務執行之描述、分析及結果為主體,內容包括了警政模式與警察的犯罪控制、刑事追訴制度與檢察官制度、審判制度與刑罰裁量、刑罰目的與西方獄政制度演進、機構處遇及社區矯正等,每一項議題盡量兼顧時空及未來之發展性,讓讀者能以更廣泛的視野瞭解現代刑事政策與刑事司法之內涵與作為。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依姓氏筆畫排列)
呂宜芬(第10章)
學歷:美國聖休士頓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李明謹(第17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法務部矯正署科長
周文勇(第1、6、11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
孟維德(第12、13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研究,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林健陽(第3、16章)
學歷:美國聖休士頓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博士
現職: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教授
柯雨瑞(第3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學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韋愛梅(第9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行政警察科副教授
孫義雄(第15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
張聖照(第7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許春金(第1、4、10、13章)主編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SUNY-Albany)犯罪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教授
郭豫珍(第8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臺灣高等法院法官
陳玉書(第7、8章)
學歷: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
陳麗琪(第4章)
學歷: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新北地方法院執達員
曾正一(第14、15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
曾麗文(第3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生
現職:彰化縣警察局少年隊偵查佐
葉碧翠(第8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
潘怡宏(第2章)
學歷:德國杜賓根大學法學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助理教授
蔡田木(第9、17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賴擁連(第16章)
學歷:美國聖休士頓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刑事司法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謝文彥(第5、18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
鍾志宏(第7章)
學歷: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
現職:明德外役監獄副典獄長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