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5540678 |
定价 |
NT340 |
售价 |
RM53.10 |
优惠价 |
RM47.26 *
|
作者 |
鄭君里
|
出版社 |
新銳文創
|
出版日期 |
2021-11-26 |
装订 |
平裝. 部份全彩. 248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俄國著名的戲劇和表演理論家康斯坦丁.史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 Stanislavski, 1863-1938)在長達五十年的表演生涯中,塑造了103個有血有肉的角色,並執導過數十齣戲,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史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表演方法,對戲劇藝術的發展影響深遠。
然而,「史氏體系」並非一成不變,史旦尼斯拉夫斯基會隨著表演經驗累積而調整內容,讓理論不斷向前邁進。本書蒐羅史旦尼斯拉夫斯基從童年、學生、成年至晚年各階段珍貴的舞台演出照片,由第一位將「史氏體系」引入華人世界的中國導演鄭君里(1911-1969)撰寫照片背後的故事,帶領讀者窺探史氏精采的演藝人生,以及他在每場表演後獲得的心得體悟,見證「史式體系」的發展過程。
本書特色
★收錄100餘張史旦尼斯拉夫斯基精彩的演出照片,由中國名導鄭君里撰寫背後故事,見證戲劇大師的傳奇人生。
★精選15張鄭君里原稿手跡彩色頁面,完整呈現正文之外的筆記內容,更全面認識「史氏體系」發展過程。 |
|
|
|
|
|
|
|
|
|
|
|
|
|
|
目錄
鄭君里原稿手跡(節選頁面)
前言
【第一篇】童年時期
【第二篇】學生時期
【第三篇】成年時期
【第四篇】晚年時期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鄭君里(1911-1969)
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導演。1928年考入南國藝術劇院戲劇科,1932年畢業後加入聯華影業公司任演員,演出了《大路》等20多部電影和話劇。1937年後轉向導演工作,抗戰期間任中國電影製片廠新聞部主任,赴青海湖拍攝了紀錄片《民族萬歲》。1946年,鄭君里任上海崑崙影業公司導演,執導了《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影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鄭君里留在上海工作,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有《烏鴉與麻雀》、《枯木逢春》、《林則徐》、《聶耳》等。
主編簡介
李行工作室
李行工作室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9月,走過台灣電影50年的李行導演為他熱愛的電影工作繼續努力打拚,並且以拍攝《街頭巷尾》、《養鴨人家》、《路》、《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原鄉人》、《早安台北》、《唐山過台灣》等等影片的一貫精神態度投入電影的創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