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3266389 |
定价 |
NT240 |
售价 |
RM37.50 |
优惠价 |
RM32.25 *
|
作者 |
鄭石岩
|
出版社 |
遠流
|
出版日期 |
2010-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6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正以快速的發展衝向未來。我們的優勢是:資訊豐富便捷帶給我們解決問題的方便性,虛擬技巧發達增進我們嘗試試驗的選擇性,生活自由多元孕育我們成就作為的創意性。然而,幾近氾濫的資訊使現代人迷失自我,虛擬文化的浸染教人脫離現實,過度自由無羈造成情意上的失控──這些都是新生活的危機。
這是一個勝任自己就掌握幸福的時代。要適應劇變的社會,培養自尊和自我功能,讓自己有能力做正確的選擇和判斷,能明白事理、看清真實,有一套健全的自我控制系統,是免於掉入生活困境,防杜心理困擾的必要準備。
唯識論中的「善法」就是著力在培養良好的自我功能。學習勝任自己,要從發展自尊(參悟信、慚、愧三種法門)、面對現實(實踐無貪、無嗔、無癡三項法要)和學習自律(遵行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和不害五個基本紀律)三個方向著手。要在新世代中享有幸福和成功的生活,唯有做一個能勝任自己的人。
佛教的信仰和修持,必須配合現代生活的需要,信仰和生活相融,才能做到「解」與「行」相應。唯識心理學提供了科學和清晰的解釋,讓修持者有清楚的實踐方法。其宗旨和重心,在發展個人正向的性格、態度、情緒和優點,並引導一個人作正向的人生覺悟(正等正覺),找出有限生命的無盡希望。
唯識心理學目前已完成六部作品,都以唯識論中「心所法」為藍本,結合心理學理論和實務經驗,所建構出來。另外五本書分別為:《換個想法更好》、《尋找著力點》、《精神體操》、《過好每一天》與《生命轉彎處》。
作者簡介
鄭石岩
心理學家鄭石岩,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
|
|
|
|
|
|
|
|
|
|
|
|
|
|
目錄
總序∕我的創作歷程 4 導讀∕正向的生活智慧:唯識心理學的意義 14 自序∕勝任自己就掌握幸福
壹 發展自尊 1.肯定性的魅力 32 2.自尊的神采 40 3.激勵信心 49 4.清醒面對生活 57 5.賞識與自信 65 6.領導重在取信 73 7.克服羞怯 81 8.在反省中領悟 89
貳 面對真實 1.適當的抱負水準 104 2.覺察你的滿足感 112 3.不受貪婪擺佈 120 4.緩解心中的憤怒 128 5.保持恬淡的生活 137 6.心平氣和的應對 145 7.把握實用的想法 153 8.表明自己的定見 161 9.跳脫悲觀的心情 169
參 學習自律 1.力求振作的生活 185 2.涵養工作的毅力 193 3.選擇精進的態度 201 4.勇於任事的習慣 209 5.克服倦怠感 217 6.學習自律和自我控制 225 7.做喜歡生活的人 233 8.割捨中求取平衡 241 9.走在寬恕的路上 249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