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6320101 |
定价 |
NT250 |
售价 |
RM39.10 |
优惠价 |
RM34.80 *
|
作者 |
史帝夫.傅雷瑟
|
译者 |
劉道捷 |
出版社 |
寰宇
|
出版日期 |
2010-05-12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1.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沒有一本書這麼緊緊扣住美國人對華爾街的想像,要是本書像股票一樣在紐約股市掛牌,上市第一天一定暴漲四倍。』
─ 路易斯.雷賁恩(Lewis Lapham) ,《哈潑雜誌》總編輯
『本書提供豐富的歷史架構,反映美國金融市場的目的與德性起源。』
─ 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非理性繁榮》(Irrational Exuberance)作者
◆本書描述美國和華爾街之間多采多姿的愛恨情仇歷史,作者以華爾街四種偶像(即貴族、騙子、英雄和邪惡之徒)為基礎,深入探討這四種人,說明他們從何而來,如何跟著美國改變,為何歷久不衰。這四種偶像形象特別吸引一般人的想像,這些形象根本無法道盡華爾街眾多的比喻,卻是最持久、最有包容性的比喻。這四種比喻加起來,涵蓋華爾街的整個歷史 -- 從美國獨立革命開始,一直到新千禧年,涵蓋美國人和這條「夢想街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本書從1792年華爾街的第一次恐慌說起,一直談到網路股泡沫盛衰與恩龍公司(Enron)弊案,書中處處是摩根(J. P. Morgan)、康尼留斯.范德比(Cornelius Vanderbilt)與麥克.米爾肯(Michael Milken)之流非凡人物的故事與特寫。作者考慮一般美國人對華爾街各種互相衝突的態度後,寫出簡短的反思。本書為美國過去與目前在財富與工作、民主制度與精英主義、貪婪與救贖等基本問題之間的掙扎,提供令人驚異的深入分析與看法。
作者簡介
史帝夫.傅雷瑟(Steve Fraser)
身兼作家、編輯與歷史學家,著作繁多;包括獲獎的《勞工至上》(Labor Will Rule)、《人人都是投機客》(Every Man a Speculator)。他是賓州大學資深講師,經常為《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國家雜誌》(Nation)和《美國前途雜誌》(American Prospect)撰文。
|
|
|
|
|
|
|
|
|
|
|
|
|
|
|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貴族
第二章 騙子
第三章 英雄
第四章 邪惡之徒
結語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