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專文導讀】時間、事件與逍遙︱耿一偉 前言 第一章 無聊的時間 無聊的種種好處。事件過去了,時間來了。難以忍受的線性時間。等待。果陀。文化是消磨時間。從事件的帷幕窺見時間的虛無。形上學的耳鳴。對於無聊的浪漫主義考察。無聊之劇三幕。山重水複的時候,人必須自己找到出路。自由和開始。「生成」時間。 第二章 開始的時間 開始的樂趣。文學場景裡著名的從頭開始的人,從卡夫卡、弗里施到韓波。史威特和史耐德事件。開始、自由和決定論。初訪奧古斯丁:經過編寫的歌曲。開放和封閉的時間。現代生育繁殖的困難開端。從自己開始、自己動手。漢娜.鄂蘭的「新生」哲學。前景看好的開端的種種機會。 第三章 憂慮的時間 憂慮─主司時間經驗的心理作用。對於時間之流的憂慮。海德格的憂慮:沉溺在世界裡而且逃避死亡。作為可能性的意義的憂慮。問題是:在憂慮中保持自我。重新發現一個「最幸福的民族」。沒有未來意識就沒有憂慮可言。在風險社會裡的現代化的憂慮。古老的憂慮的重返。 第四章 社會化的時間 時鐘在測量什麼東西?用規律的運動過程去測量不規律的運動。時鐘作為社會體制。金錢的時距。時間紀律。莫名其妙的準時。魯賓遜的日曆。同步性。即時通訊。普魯斯特的電話和來自冥府的聲音。延伸了的同步性的難題。「現在」的增值以及儲存的「過去」。 第五章 時間管理 被囚禁在時間表裡。當時間短缺的時候,在救恩史、歷史、資本主義的意義下。債務和借貸。金融經濟的時間。加速度。各種不同的速度。飛馳的靜止狀態。火車。現在對時間的殘餘的攻擊。浪漫主義的批評:風馳電騁的時間之輪。 第六章 人的一生和世界時間 有期限的人的一生,沒有期限的世界時間。周而復始的時間減緩了緊張關係。基督教對於世界時間的抨擊。時間的虛無。再訪奧古斯丁。一段時間,而不是一個時間點。關於時間經驗的一點點現象學。沒有現在的種種過去。現實的時間和想像的時間。荒謬和世界時間的實現:唯物論的、基督教的、進步的、演化的。 第七章 宇宙時間 時間的開端。初始奇點。物理學裡的末世論。羅素的文化之舟以及廣袤的太空夜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不是一切都是相對的,但是我們也不是活在同一個時間裡。同步性之謎。時空。超越人與世界的二元論。愛因斯坦的宇宙信仰。崇高者。 第八章 屬己時間 身體及身體節奏的屬己時間。屬己時間的保護是個政治議題。在屬己時間的迷宮裡。真實性消失到哪裡去。屬己時間粉碎了「同一律」。每個人都是最後的證人。「那朵雲只出現了幾分鐘」。鳥類學的上帝存在證明。沙特的存在與虛無。再論時間經驗的現象學。為什麼我們總是遲到。突如其來的事物。 第九章 和時間玩遊戲 透過語言和文字創造的間隙。時間階段的發現以及敘事者的誕生。「喀什的滅亡」,一則非洲神話。敘事作為生存工具。一個文學時間模型的簡單的類型學。從奧德賽到巴爾扎克,從伊底帕斯到推理小說。生活謊言的動機。哈姆萊特和他的躊躇不前。史詩和戲劇對時間的處理。繪畫的時間。拉奧孔為什麼不叫出聲來?猝不及防。攝影和真相。一個女人渡河。像巴布一樣。芝諾悖論。普魯斯特不由自主的記憶畫面。永恆的瞬間。音樂。 第十章 成熟的時間和永恆 柏拉圖的永恆和當下的日常生活經驗。忘了時間的全神貫注。屬靈的和屬血氣的神祕主義。美感的偉大片刻。尼采。霍夫曼斯塔、普魯斯特和阿多諾。追求不朽。生命期限的延長。靈魂不滅?蘇格拉底之死的原始場景。思考不能想像一個沒有自己的情況。基督復活的信仰。更加自我中心主義?放下及其種種困難。 參考書目 作者識
作者簡介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Rüdiger Safranski 德國當代哲學大師和文學家,一九四五年生於德國羅特韋爾(Rottweil),高中畢業後,先後在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和柏林(Berlin)修習哲學、日耳曼語言文學、歷史學和藝術史,之後陸續擔任研究助理、《柏林手冊》(Berliner Hefte)編輯、德國電視二台(ZDF)的「哲學四重唱」節目主持人,二○一二年受聘為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的榮譽教授。 薩弗蘭斯基著作等身、獲獎無數,作品被翻譯超過三十國語言,其為歌德、霍夫曼、海德格、尼采、席勒、叔本華等大師書寫的傳記,皆獲得各界好評,被譽為是德語世界最優秀的傳記作家,二○○三年出版的《尼采:其人及其思想》(商周出版,2007)更獲得國際尼采學會大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Federico Nietzsche)等多項大獎。 重要獎項紀錄: 2017︱路德維希.希伯爾內文學獎(Ludwig-Börne-Preis) 2014︱托瑪斯.曼獎(Thomas-Mann-Preis)、阿登納基金會文學獎(Konrad-Adenauer-Preis) 2006︱《世界報》文學獎(Welt Literaturpreis)、賀德林文學獎(Friedrich-Holderlin-Preis) 2005︱萊比錫書商獎(Preis der Leipziger Buchmesse) 2003︱國際尼采學會大獎(Premio Internazionale Federico Nietzsche) 2000︱薩克森安哈特州尼采獎(Friedrich-Nietzsche-Preis des Landes Sachsen-Anhalt) 1998︱恩斯特.羅伯特.庫爾提烏斯獎(Ernst-Robert-Curtius-Preis) 1996︱美茵茨學會威廉.海因澤獎章(Wilhelm-Heinse-Medaille d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und Literatur, Mainz) 相關著作:《尼采:其人及其思想》 譯者簡介 林宏濤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德國弗來堡大學博士研究。譯著有:《致死之病》、《血田》、《獵眼者》、《人的條件》、《自我的追尋》、《等待哥倫布》、《人造地獄》、《無私的藝術》、《藝術想怎樣》、《正義的理念》、《與卡夫卡對話》、《人的形象與神的形象》、《上帝的語言》、《神子》、《我的名字叫耶穌》、《如何改變世界》、《文明的哲學》、《奧斯卡與我》、《g先生》、《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菁英的反叛》、《詮釋的衝突》、《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法學導論》、《愛在流行》、《隱藏之泉》、《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死後的世界》、《讀論語學英語》等作品。 相關著作:《g先生:關於宇宙創造的小說》《人的條件》《大蛻變》《奧斯卡與我:普列希特給兒子的 20 堂哲學課》《愛在流行:一個基督徒的談話省思》《曾經,有個偉大的素描畫家:卡夫卡和他的41幅塗鴉》《正義的理念》《死後的世界》《法學導論》《獵眼者》《等待哥倫布》《致死之病:關於造就和覺醒的基督教心理學闡述》《與卡夫卡對話》《與改變對話》《與改變對話(首刷限量書衣版)》《菁英的反叛》《讀論語學英語:論語中英文譯注讀本》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