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57696146 |
定价 |
RMB68.00 |
售价 |
RM74.80 |
优惠价 |
RM52.36 * (-30%)
|
作者 |
周重建,郭號
|
出版社 |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1-09-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84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中醫學巨著,為我國東漢時期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於西元200-205年所著,在中醫藥學術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張仲景原著題為《傷寒雜病論》,此書在流傳的過程中,經過了後人不斷的整理編纂。其中,外感熱病內容被結集另外成書,取名為《傷寒論》;原著中的另一部分則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該書的著者張機(西元150-219年),字仲景,南陽郡涅陽(今河南南陽)人,一說為南陽涅陽(今湖北省棗縣),或南陽蔡陽(今湖北棗陽)人,官至長沙太守,受業於同郡張伯祖。東漢末年,戰亂頻起,疫病流行,以傷寒為嚴重,書中作者自序日:“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於是他“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
書中揭示了寒邪外感疾病的發生、發展、預後及其證治規律,重點論述了人體由於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進行辨證施治的方法。此外,作者將病症分為“六經”,即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發展並完善了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融理、法、方、藥於一體,為中醫辨證論治的診療方法奠定了基礎,是中醫臨床醫學的基礎。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辨脈法
平脈法
傷寒例
辨痓、濕、喝脈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