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美國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寫給普通人的心理自助書。 本書指出,由於深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我們總是與我們想成為的人背道而馳,於是產生了一些足以主宰我們人生的內心衝突。為了解決這些衝突,我們不但自欺欺人地虛構了各種“理想化形象”,通過“外化”把責任推給他人,還基於不同的性格傾向發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禦策略:服從型選擇了迎合他人,攻擊型選擇了對抗他人,超脫型選擇了遠離他人。但這些策略更像是迂回的補償和逃避,非但沒有從根源上解決衝突,反而使我們深感恐懼、焦慮和絕望,無法真誠地投入任何關係或者工作中,在糟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霍妮相信,人都有成長的願望,會一直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因此,她認為,只要改變了產生衝突的條件,就能真正解決它們。本書指出了我們在被內心衝突困擾時遇到的問題,並提出解決衝突的切實方法,讓我們學會處理內心的孤獨、瘋狂和迷失,收穫內心的完整、成熟和安寧,重建人生自信,更加勇敢而健康地活下去。
前言 序言 第一部分 神經症衝突和消除衝突的嘗試 第一章 尖銳的神經症衝突 第二章 基本衝突 第三章 迎合他人 第四章 對抗他人 第五章 遠離他人 第六章 理想化形象 第七章 外化 第八章 維持虛假和諧的輔助方式 第二部分 衝突未解決的後果 第九章 恐懼 第十章 人格退化 第十一章 無望 第十二章 施虐傾向 結論 神經症衝突的解決
卡倫•霍妮 Karen Horney 德裔美國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新佛洛德學派代表人物,社會心理學先驅,主張以文化決定論取代生物決定論。著有《我們內心的衝突》《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自我分析》等。 潘華琴 文學博士,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從事西方文學理論教學與研究。出版專著《文學言語的私有性》,譯著(與他人合譯)《自然與人文——生態批評學術資源庫》《痛史:現代華語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等。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