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譯者序 譯本說明 艾略特年表 艾略特詩選 J.阿爾弗雷德.普魯弗洛克的戀歌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一位女士的畫像 (Portrait of a Lady) 前奏曲 (Preludes) 冬天的黃昏靜下來了 (The winter evening settles down) 早晨醒了過來 (The morning comes to consciousness) 你把一張毛毯從床上甩開 (You tossed a blanket from the bed) 他的靈魂緊繃,鞔過了天空 (His soul stretched tight across the skies) 颳風夜狂想曲 (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 窗前早晨 (Morning at the Window) 波士頓晚報 (The Boston Evening Transcript) 海倫姑母 (Aunt Helen) 南茜表姐 (Cousin Nancy) 阿波林耐思先生 (Mr. Apollinax) 歇斯底里 (Hysteria) 情話 (Conversation Galante) 哭泣的女兒 (La Figlia Che Piange) 小老頭 (Gerontion) 捧著導遊手冊的伯班克:叼著雪茄的布萊斯坦(Burbank with a Baedeker: Bleistein with a Cigar) 荒原 (The Waste Land) 死者的葬禮 (The Burial of the Dead) 棋局 (A Game of Chess) 燃燒經 (The Fire Sermon) 水殞 (Death by Water) 雷語 (What the Thunder said)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T.S.艾略特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詩人、劇作家、評論家,一八八八年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出生,家族為英格蘭裔。 中學畢業後,艾略特升讀哈佛大學,先後唸本科和博士課程;博士論文順利完成,卻因故未能出席答辯,結果得不到博士學位。 一九一五年,艾略特與維維恩.海─伍德 (Vivien Haigh-Wood) 結婚;可惜婚姻並不愉快,最後以離異收場。 艾略特曾在中學任教;在銀行任職八年;其後長時間任出版社總裁;一九二七年領洗,歸信英國國教,在同一年入籍英國;一九四八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和功績勛銜;一九五七年與秘書維樂麗.弗雷徹 (Valerie Fletcher) 結婚;一九六五年卒於倫敦。 艾略特詩作的產量不算豐碩;一九二二年發表的《荒原》,卻是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名篇,是無可置疑的「世紀詩歌」。「世紀詩歌」加上其後出版的高峰作品《四重奏四首》和諾貝爾獎效應的推動,艾略特勢不可當,輕易升入了現代詩的天穹,成為光芒萬丈的超級巨星;一九九九年獲《時代》雜誌選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世紀詩人」。 除了詩歌,艾略特還創作了多部詩劇,包括《大教堂謀殺案》、《家庭團聚》、《雞尾酒會》、《機要文員》、《政界元老》,其中以《大教堂謀殺案》最為出色。 艾略特能成為「世紀詩人」,固然有賴於他的詩作;但與詩作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他的評論。除了個別例外,艾略特評論的英文寫得十分漂亮,說服力──有時是煽惑力──極強,能叫無數詩人、學者、評論家著迷,不知不覺間按照他的詩觀讀詩、寫詩、評詩,為他建立一個輝煌的「艾略特時代」。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