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出版緣起 編輯凡例 止觀總說 講次0001 止觀要旨總說 講次0002 止觀修持次第概要 講次0003 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 講次0004 別學後二波羅蜜多 修習止觀之勝利 講次0005 三乘功德皆止觀之果 講次0006 無散亂心正思法義 講次0007 解脫繫縛應修止觀 顯示此二攝一切定 講次0008 止觀能攝一切定 講次0009 一切時中應學止觀 止觀自性 講次0010 奢摩他的體性(一) 講次0011 奢摩他的體性(二) 講次0012 毗缽舍那的體性 講次0013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一) 講次0014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二) 講次0015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三) 講次0016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四) 講次0017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五) 講次0018 依照經論認識止觀的體性(六) 須雙修之因相 講次0019 雙修止觀的原因 講次0020 由止力無動,由觀故如山 講次0021 由止無動,乃能修成勝觀 講次0022 修止是為了修觀 講次0023 靜慮壓伏煩惱,智慧摧滅隨眠 講次0024 依師多聞正修止觀 講次0025 總攝須雙修之因相 次第決定之理 講次0026 先修寂止,後修勝觀 講次0027 勝觀必須以寂止為因 講次0028 修成寂止與勝觀的不同方法 講次0029 依照清淨經論決擇止觀的次第 講次0030 集論所說依觀修止之義 講次0031 總攝止觀次第決定之理 附錄:各講次與廣論段落對照表
作者簡介 真如 幼年時期,即對「生離死別」感到難言的悲愴,從此開始了謙卑而堅定的追尋,直到值遇佛法,才驚覺離苦得樂的智慧都在其中,發願生生世世當佛陀的學生,探求一切真相的答案。 曾經跋山涉水尋訪善知識,成為哈爾瓦.嘉木樣洛周仁波切以及拉卜楞寺高僧根敦嘉措上師、洛桑嘉措上師的得意門生。之後終於值遇一生致力在漢地弘揚《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日常老和尚,成為老和尚的心子,受託於老和尚身後,承接了帶領福智團體的使命。 她的語言,一如她所創作的讚頌音樂,就像高山深谷間自在的行雲流水,當她造訪每一個內心深處的困惑時,不管遇到的是在浩瀚典籍裡鑽研的學者,還是行走於擾攘市井的家庭主婦,或是包裹著青澀困惑的少年,每一個心靈彷彿都能因為她靈巧傳遞的慈悲與智慧,找到一絲解開煩惱的信心與希望。 雖然被尊稱為老師,她自覺更真實的位置是學生,一個皈依佛陀的永恆修行者。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