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你不是識人不清,只是人心變質從不預告! 你不是守不住錢,只要現在開始建立法律意識! 人性,從來禁不起考驗。 當人與人的關係,從親密走向搶奪, 最痛的,從來不是金錢損失,而是信任瓦解後的滿腹委屈。 為什麼,寫了遺囑,我的錢還是不能隨心分配? 為什麼,沒有貢獻的法定繼承人,可以坐享其成我的錢? 財富傳承,到底要給有血緣的人,還是我最愛的人? 縱向兩代間的遺產贈與,若有偏心,或許情有可原; 橫向手足間的繼承爭奪,暗中角力,才是叫人心碎。 親密關係中,也要立下金錢界線。法律小白、財富小資的我們,要建立法律觀念、保護自己遠離風險。 暖心作家高愛倫 執筆撰寫真人真事 × 專業律師李永然 解析法律應對重點 金錢的背後,看清人性的真相。從特留分爭議到長照責任、從財產分配到離婚賠償,走進23個人生現場,高愛倫用溫暖的心、犀利的筆,寫下親密關係間最難堪的財產搶奪。資深律師李永然再以實用的法律觀念,救援手足間、家庭裡最棘手的金錢戰爭,提供法律上的清晰解答。 │不得不給的特留分,有借無回的動產不動產,如何挽救? 善用遺囑、保險、借名登記契約,才能給得甘願、守住財 │高齡長照折磨、失智受剝削的風險,如何預防? 意定監護契約、預立醫療決定,用自己理想的方式,好好善終 │夫妻情斷,子女監護、扶養費金額,怎麼談判? 約定夫妻財產制,請求剩餘財產差額分配,建立金錢防護 讀懂法律觀念,建立風險意識 在財富傳承與醫療選擇上,主動規劃人生 讓我們在愛裡留下退路,讓所有付出不被辜負 專文推薦 陳文茜《文茜的世界周報》主持人、作家 蔡詩萍 作家、台北市文化局長 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作家 真情應援 吳念真 導演 洪孟啟 銘傳大學兼任教授、中華文教經貿創意協會榮譽理事長 張聲華 日月光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廖運源 中華民國易經學會榮譽理事長 賴永晟 雙月食品社長 賴慕芬 華巍藝術新聞總監、策展人 蘇一仲 和泰興業大金空調會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推薦序 此處無狀,人性而已 陳文茜 真愛需要「安排」,親情需要一本法律保障書 蔡詩萍 為親密關係留有餘地,也讓你的善良不再唏噓 洪培芸 作者序 用我們的走過路過痛過,為你披荊斬棘、開出花路 高愛倫 在情感與利益之間,少一些對立,多一些和平 李永然 Part 1 人心難測篇 ──關於特留分、贈與、遺囑的真與爭 01 丈夫驟逝,我為什麼要分財產給他兄弟? 認識應繼分、特留分的意義與不可違 02 不婚不生,我的遺產只能自動流向坐享其成的姊妹嗎? 如何保障同居伴侶?無法迴避的特留分怎麼辦? 03 兄弟姊妹分不平,看得到卻拿不到的四甲地怎麼辦? 協議分割或裁判分割,避免遺產變遺憾 04 進了家人口袋的錢,連借都借不回來? 預告登記、附負擔贈與,建立安全的親情關係 05 同父異母的弟弟,爭的是一口氣?還是一口袋? 預立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顧好最愛的家人 06 遺囑被撕毀,屬於我的那份財產,怎麼討? 遺囑雙保障:妥善蒐藏自書遺囑+指定遺囑執行人 07 媽媽不喜歡我太太,無條件放棄繼承,是骨氣?還是嘔氣? 拋棄繼承前,需先掌握全局,避免滿盤皆輸 08 大伯裝傻又翻臉,已逝丈夫出資買的地,我要得回嗎? 土地贈與和代管,白紙黑字寫清楚 09 為姊姊作保賠光所有積蓄,有家歸不得的辛酸誰人知 親人間的金錢借貸,如何建立安全界線? 10 價值觀不再同頻,為養女存錢買房的付出,能回收嗎? 終止收養、終止借名登記,在法理上設下停損 ──法律應用問與答:遺囑、繼承、贈與篇 Part 2 未雨綢繆篇 ──關於意定監護、預立醫療決定、保險規劃的安與危 11 房子我買的,爸媽我顧的,天邊孝子還要我放棄繼承? 健康時先規劃:失智誰來顧?哪個孩子說了算! 12 當我一病不起,只剩呼吸!救與不救誰決定? 有備無患第一步:預立醫療決定,避免長照磨難 13 當我失智失能,誰能照我心意,代管財產到最後一刻? 有備無患第二步:意定監護契約,避免淪為詐欺羔羊 14 難防不愛的法定繼承人覬覦特留分,那我稀釋遺產可以嗎? 有備無患第三步:善用保險,讓珍愛自己的人受益最多 15 小孩手足不可靠,存了一輩子的老本,放哪才安全? 安養信託:讓養老金按部就班用在對的時間、對的人 16 保險專員傳授:全民須知的保險財產規劃 財富傳承須注意:保險類別、投保年紀 ──法律應用問與答:預立醫療決定、意定監護篇 Part 3 情斷難離篇 ──關於離婚協議、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的願與怨 17 給車給房只求離婚,突然翻臉的枕邊人,還能信嗎? 用懲罰條款保障履行條件,避免人財兩失 18 前夫戀愛後,卻砍半女兒生活費,合理嗎? 顧全子女的身心發展,離婚協議也需量身打造 19 丈夫出軌、兒子背叛,沒本錢的我怎麼打官司? 善用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理直氣壯拿回應得 20 連哄帶騙「被離婚」,婚後零收入的我,如何安身? 婚內可提議自由處分金、婚外可要求給付扶養費 21 一場打不完的官司,散盡時間金錢換自由 合法蒐證、慎選律師,協調更勝上法院 22 家暴零容忍,就算少了生活費,也要勇敢說再見 緊握保護令、牢記告訴期間,為受傷的身心討公道 23 大筆我付、小額你出,離婚還要花一半財產當分手費? 離婚關鍵一動作:拋棄配偶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法律應用問與答:夫妻財產制篇 ──真實求助與李律師解析:法律應用特別篇 後記 聽故事的一年,找善找義找愛的一年 高愛倫
作者簡介 高愛倫 新聞界與相關文化機構資歷計有《民生報》總監、《大成報》總編輯、《星報》總編輯、湯臣國際娛樂公司執行長。 人生前半場專攻新聞採訪,人生後半場以專心寫作為志向。寫作風格,幽默風趣,落筆詼諧,獨無刻薄,因而有暖心作家之譽。 65歲正式受邀「轉職」新手作家,72歲完成寫作履歷上的第七本作品,著有:《快樂不怕命來磨》(寶瓶文化)、《此刻最美好》(三采文化)、《我微笑,但不一定快樂》(聯經出版)、《美麗只是一朵花,女人值得永遠精彩》(時報出版)、《委屈是一道隔夜菜》(天下雜誌出版)、《誰都希望從一而終,但是也得饒過自己》(天下雜誌出版)。 李永然 一輩子的法律人,並以「普法」為己任。經過台大法律學士、碩士及博士班研究的紮實訓練後,再取得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並創辦永然聯合法律事務所。 他的專業不僅展現在法庭攻防,也曾任教淡江、輔仁、文化、銘傳、國立體育學院等大專院校,並於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工商時報、經濟日報、青年日報等報章雜誌撰寫法律專欄。不論面對的是企業領導人、莘莘學子或一般大眾,他都能以幽默風趣、白話易懂的方式,清楚講解法律知識與應對之道。為讓法治在台灣深耕,更成立財團法人永然法律基金會。 他強調:「法律是保護知道法律的人」,並將法律比喻成「陽光、空氣、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他深信,懂法律,並且活用法律,是每一個人的人生必修課。 專長領域包含:家族傳承、不動產、稅務、大陸投資、智慧財產權、公平交易法、政府採購(兼公共工程)、仲裁。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