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 1828~1905)
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小說家、博物學家也是科普作家,一生著有六十多部科幻小說,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在法國,為紀念他的百年忌辰,將2005年定為凡爾納年。
路易斯.卡洛爾 (Lewis Carroll,1832~1898)
本名為查爾斯.路特維奇.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雖然有隻耳朵聽不見、患有口吃和百日咳,但他從小就展現驚人智慧。善於社交和說故事,日後擔任牛津大學數學與邏輯教授,並在小說、童話、詩歌有所造詣,是英國著名的文學作家。
詹姆斯.馬修.巴里(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
著名的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自幼熱愛閱讀、寫作及戲劇,因為成長於維多利亞時代,正逢英國殖民航海向外擴張的時期,在此時代背景下,給予他了解海盜和原住民的契機。
早期他以蘇格蘭生活為題材,陸續寫出了《田園生活》、《紗窗》、《好街》和《可敬的克里吞》等著作;劇本寫作領域上,著有《易卜生的幽靈》、《Walker, London 》與《小白鳥》等,而彼得.潘的初登場,即是在《小白鳥》中。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1929~1945)
猶太人大屠殺裡最廣為人知的受害者,得年十五歲,留下了一本記載二戰時期在荷蘭生活的日記。這本日記不僅展現她出色的文學才華,更是珍貴的歷史見證,以少女的角度記錄猶太人遭受納粹迫害時的心路歷程,和不得不躲藏在不見天日的密室中的艱苦生活。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1968)
1880年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一歲半的時候因為急性腦癌導致失明和失聰,因此有一段時間她靠著自創的手語與家人溝通。直到1887年得到蘇利文老師啟蒙,在她的教導下學習手語和文字,並撫平她內心因為聾盲而產生的急躁和無助的情緒,1890年校長莎拉.富勒教導她說話,靠著兩位良師幫助,海倫.凱勒接受了正規教育,最後以驚人的毅力完成哈佛大學的學業,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學士學位的聾盲人士。
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
魯德亞德.吉卜林為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865年出生於印度孟買,6歲時與妹妹一起被送到英國寄宿學校,但這段經歷並不快樂,與他在印度自由愉快的童年時光大相逕庭。童年的經歷影響到吉卜林日後的創作風格,他會透過作品表達對兒童的關懷,且擅長描述以印度為背景的故事,將他熟悉的印度風光和生活描繪得宛如身臨其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