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導言 “故宮”的詞性及其他 2 第一部分 同為“故宮”的頤和園和圓明園 27 第一章 王闓運:空費詞說圓明園 29 晚清以來,湘綺老人王闓運所作《圓明園詞》,為專享專述圓明園罹劫的鴻篇巨制,是堪與唐代“元白詩派”兩大長篇詩作——元稹的《連昌宮詞》、白居易的《長恨歌》相提並論的不朽史詩。 一、廢園中誕生的《圓明園詞》 30 二、“奸民焚掠”還是夷人放火 33 三、王氏自注為何至死亦未發表 39 四、題跋道出作者謄抄本秘藏往事 42 五、銀圓一百,自注本終歸唐副司令 44 六、序文究竟為何人所作 45 七、《圓明園詞》與《頤和園詞》 50 八、吳嘉瑞與吳恭亨跋文中的線索 51 九、作者自注之研討,始于瞿兌之與黃秋嶽 54 十、“假名于徐,以序其事”的可能性 59 十一、王闓運為什麼主張遷都 64 附錄:圓明園詞(並序) 71 第二章 王國維:酬生唱死頤和園 78 這一對可以視為近代故宮史詩雙璧的傑作,無論是兩篇詩作,還是兩位作者本身,命運卻似大不相同。《圓明園詞》文風蒼涼激昂,卻又不得不因顧忌文禍而有所遮掩,可即便如此,還是在作者生前即已盛名遠揚,海內傳誦。《頤和園詞》亦堪稱絕代之作,作者本人也頗引以自得,此作在異邦已初獲盛譽,國內卻幾無反響,至少在作者生前並未因之享譽一時。 一、“辭”“退”“遜”“廢”,溥儀移居頤和園 79 二、悼詩寫盡覺羅氏末路事 82 三、獻書感皇恩,行走南書房 96 四、義無再辱,成仁頤和 103 五、挽聯裡的“ 玄”字頗有深意 109 附錄:頤和園詞 117 第二部分 學者與遜帝 121 第三章 胡 適:三個故宮曾步入 123 1922年5月30日,時年三十一歲的胡適如約前往故宮面見溥儀。這是中國現代學者首次應召“進宮”,當然,也是中華民國的教授首次面見大清帝國的皇帝,還是新文化運動開創者之重要一員,頭一遭直面封建文化優選 很多為此次會見賦予的重大歷史意義,都可以定格在這一天。 一、大清皇帝約見新文化領袖 123 二、“中國人腦筋裡的帝王思想” 129 三、“我稱他皇上”,一語犯眾怒 130 四、“其實我的話正中他們的要害” 134 五、馮玉祥逼宮,胡適抗議遭“圍攻” 138 六、清室復辟密檔裡胡適“為皇上所化” 144 七、北京與武昌,“驅胡”與“批胡” 147 八、胡適反對故宮文物南遷 150 九、胡適主持臺北故宮古籍攝影錄副 152 第四章 錢玄同:祝賀皇帝變平民 156 人,總應該堂堂地做一個人,保持他的人格,享有他的人權,這才是幸福。一個人要是淪為強盜、癟三、青皮、痞棍、土豪、地主、王爺、皇帝等等,他們的生活方面雖大有貧富苦樂的不同,但其喪卻人的地位則接近一致,我認為這都是些不幸的人們。 一、公開調侃末代皇帝 157 ……
肖伊緋,四川成都人;獨立學者、自由撰稿人。曾遊學法國、印度等地,長期從事人文領域多學科互動研究,致力於思想史、古典美學、宗教文化等多個專題寫作。已出版《聽園》《民國斯文》《左右手 : 百年中國的東西潮痕》《中國哲學史大綱》《1939最後的鄉愁》《民國學者與故宮》《觀禪》《百年溫柔》等專著、編著20餘部。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