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302613404 |
定价 |
RMB298.00 |
售价 |
RM327.80 |
优惠价 |
RM229.46 * (-30%)
|
作者 |
(美)金觀源,相嘉嘉,金雷
|
出版社 |
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2-10-01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573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此中国简体书,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不含调货时间)。抱歉!目前无开放空运服务。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第1章 針灸反射學概論
1.1 針灸反射學的新學科
1.1.1 發展針灸療法的挑戰
1.1.2 複雜系統的研究方法
1.1.3 古典術語的科學表達與 化
1.1.4 針灸反射學的內涵
1.2 反射弧:針灸治病的基礎
1.2.1 內穩態與反射
1.2.2 針灸的刺激信號
1.2.3 穴位的組織結構與感受器
1.2.4 針感的傳入途徑
1.2.5 牽張反射與針下反應
1.2.6 針灸刺激輸入的環節
1.2.7 針灸的反射中樞與自主性傳出
1.2.8 神經-體液調節的長反射
1.2.9 針灸的治病功效
1.2.10 針刺麻醉
1.3 反射區:經絡的實質
1.3.1 經絡現象的現代研究
1.3.2 牽涉痛與“內臟-體表相關”
1.3.3 放射痛與“體表-體表相關”
1.3.4 經絡學說要發展
1.3.5 取代經絡的反射區概念
1.3.6 反射區或經絡的形成
1.3.7 反射區的分類與分佈規律
1.3.8 反射區與經絡體系的關係
1.3.9 反射區的局部重疊與分層
1.3.10 反射區的局部與整體的關係
1.3.11 反射區或經絡的簡化模型
1.4 針灸作用原理的闡釋
1.4.1 穴位作用的相對特異性
1.4.2 針灸調整作用的原理
1.4.3 針灸鎮痛作用的原理
1.4.4 針灸康復作用的原理
1.5 針感傳導原理的闡釋
1.5.1 針感傳導的分類與特徵
1.5.2 中樞內興奮擴散
1.5.3 外周動因激發
1.5.4 “肌肉緊張性擴散”假說
1.5.5 “感覺神經末梢間傳遞”假說
1.5.6 “感覺記憶激發”假說
1.6 反射療法:針灸的歸宿
第2章 針灸反射療法的控制
2.1 患者“黑箱”
2.2 體表反射資訊的獲取
2.2.1 皮膚溫度
2.2.2 局部軟組織的外觀與張力
2.2.3 壓痛點
2.2.4 皮膚電阻
2.3 針灸干預資訊的輸入
2.3.1 刺激部位
2.3.2 刺激類型
2.3.3 刺激強度與時間
2.3.4 基本針刺手法的刺激特徵
2.3.5 針感的性質及其產生機制
2.3.6 針刺效應與針感的分離
2.3.7 療程與治療間隔
2.4 回饋施治的原則
2.4.1 針灸療效的判定
2.4.2 療效顯現的時間模式
第3章 提高針灸療效的對策
第4章 常見針灸適應證頑難病例的治療
第5章 身體反射區圖譜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