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所有權
|
|
Qu’est-ce que la propriété? |
|
|
|
|
|
|
|
|
ISBN |
9786263177390 |
定价 |
NT620 |
售价 |
RM96.90 |
作者 |
皮耶-約瑟夫‧普魯東
|
译者 |
蕭育和 |
出版社 |
五南
|
出版日期 |
2022-04-2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532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27.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19世紀初時,家貧之普魯東雖獲資助勉強得以入學就讀,卻也飽受富家子弟同學嘲弄輕蔑,但他奮力不輟,31歲時就出版了《什麼是所有權》一書。本書可謂是替後來的社會主義思想注入了強心劑:在面對資本主義堡壘靠著「所有權」構築之銅牆鐵壁時,一個足以「攻城克地」之理論基礎出現了。因此普魯東對於社會主義(或是社會主義式無政府主義)的貢獻是無以倫比的。
普魯東認為個人的占有是社會生活的條件,私有制是社會的自殺。私有制因為破壞了平等而出現壓迫,進一步破壞了自由。所以如果取消私有制而保留占有,那麼只需透過原則上簡單的變動,就可以改革法律、政治、經濟和制度;就可以把禍害從地球上驅逐出去。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讀
序言
前言
第一篇論文
第一章 此作依循的方法──一個關於革命的理念
第二章 論作為自然權利的所有權,及占用與民法作為其有效理由
第一節 作為自然權利的所有權
第二節 作為所有權的基礎的占用
第三節 作為所有權基礎與許可的民法
第三章 論勞動作為所有權支配的有效原因
第一節 土地不能被占用
第二節 普遍的承認不能證成所有權
第三節 所有權永遠不能因時效而取得
第四節 勞動──勞動沒有使自然財富私有化的固有能力
第五節 勞動導致所有權的平等
第六節 社會上的一切工資都是平等的
第七節 才能的不平等是所有權平等的必要條件
第八節 從正義的觀點來看,勞動瓦解了所有權
第四章 所有權是不能存在的
第五章 正義和非正義觀念的心理學解釋,以及政治和權利原則的規定
第一部分
第一節 人和動物的道德感
第二節 初級的和第二級的社會性
第三節 第三級的社會性
第二部分
第一節 我們錯誤的原因;所有權的起源
第二節 共產制和私有制的特徵
第三節 第三種社會形式的定義結論
附件 向貝桑松學院提出的關於所有權的第一篇論文
給貝爾格曼先生的信
給貝桑松學院各位院士先生的信
給貝桑松學院各位院士先生的信
第二篇論文
給布朗基先生的一封信
皮耶—約瑟夫‧普魯東年表
譯名對照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皮耶-約瑟夫.普魯東(Pierre-Joseph Proudhon, 1809-1865)
法國社會主義者、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互助主義哲學奠基人。
普魯東亦是首位自稱無政府主義者的人,並被廣泛視作無政府主義最有影響力的理論家之一,甚至被許多人稱為「無政府主義之父」。1840年出版著作《什麼是所有權》,提出了著名的論點——「所有權就是竊盜」。
譯者簡介
蕭育和
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學術興趣為政治理論與當代歐陸思想,譯有亞里斯多德《政治學》(五南)。
編譯說明:本譯本以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之《什麼是財產權》為底本,參考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Donald R. Kelley與Bonnie G. Smith所編的英譯本《What is Property?》編譯而成。編譯重點主在今昔用語之更改、語句之通順以及修正若干存疑之翻譯。譯者才疏學淺,唯恐唐突原譯者孫署冰之用心,深祈各界先進指正。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