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4 序文 陳郁秀 6 推薦序 楊忠衡 8 前言 陳漢金
Chapter 1.「美好年代」的作曲家- 德布西的生平與視覺體驗 11 巴黎西北郊與蔚藍海岸的童年(1872年之前) 15 巴黎音樂學院與羅馬大獎(1872 – 1887) 24 「波西米亞」時期(1887 – 1894) 35 成名與論爭(1894 – 1902) 45 愛情與「落跑」(1902 – 1908) 52 晚年與戰爭(1909 – 1918)
59 Chapter 2. 崇「華」或反「華」?- 德布西如何在「華格納風潮」中崛起 61 華格納與波特萊爾 64 「華格納風潮」的醞釀與興起 68 華格納對法國樂團的影響 74 ?布西早年的室內樂 77 德布西早期的管絃樂曲
83 Chapter 3. 什麼是「阿拉貝斯克」?- 德布西音樂中的線條之美 85 「世紀末」的「逃避現實」 87 「新藝術」與「阿拉貝斯克」 91 德布西與阿拉貝斯克 98 《牧神午後前奏曲》-「感應說」的高度體現
113 Chapter 4. 印象或意象?- 德布西與惠斯勒 115 從畫作到音樂 123 波特萊爾「感應說」的體現 126 「中間色調」的交響樂 128 交響樂的「三聯畫」
135 Chapter 5. 神秘的海 永恆的海- 三首交響樂素描《海》 137 勃艮弟田野中的《海》 140 在情海的暴風眼中 141 「快樂的出航」與「人造的天堂」 146 德布西的「鴉片」 150 東方的天籟 154 傾聽大海的奧秘
136 Chapter 6. 沒有泥土味的民俗 - 管絃樂《意象》 167 《意象》-曠日持久的創作 171 藝術是最美麗的謊言 176 德布西與英國:第一樂章〈吉格舞曲〉 180 德布西與西班牙:第二樂章〈伊貝利亞〉 183 德布西與法國傳統:第三樂章〈春天的輪舞曲〉
185 Chapter 7. 「優雅慶典」的尾聲- 最後三首奏鳴曲 187 法蘭西音樂家德布西 190 世紀末的「優雅慶典」 197 《d小調第一號奏鳴曲,為大提琴與鋼琴》 199 《F大調第二號奏鳴曲,為長笛、中提琴與豎琴》 202 《g小調第三號奏鳴曲,為小提琴與鋼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