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018111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2.87 *
|
作者 |
劉國珠
|
出版社 |
白象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148 页.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台南市43個眷村介紹、環境變遷與歷史軌跡 台灣眷村的形成與發展是民國以來最大的一次人口遷移。眷村在台灣多元族群的社會中已成為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其特殊性台灣社會中自成一格。 第一單元透過1945~1987大事年表,介紹民國34年(1945年)接收台灣,台灣光復後當時國民政府如何有計畫的遷臺,穩定台灣財政、金融、社會經濟、及軍事發展所做的努力,直到民國76年(1987)開放大陸探親。 第二單元介紹台南縣、市還沒有合併前的台南市43個眷村,何時建造?列管單位?拆除後遷往何處?可以看出眷村以前分散在台南市各地,現在集中在幾個大型新城、公寓大廈的大略情形。再以圖說、檔案說明眷村普遍的狀況。 第三單元---從何而來?
心安頓。是以單元方式介紹台南市43個眷村:沿著鐵路由南往北依序的分別介紹。另類的平行線---大林、水交社眷村。有趣的三角形---精忠三村、大鵬八村、崇誨新村。知事官邸與眷村---博愛新村、四維新村、衛民新村。遺忘的眷舍---慈德二村、臺南眷舍、進學新村。劍獅的入口意象----臨海新村、履鋒東村、崇義新村、自強新村。四總醫院、配件廠----九六新村、實踐三村、公園新村、804軍醫院。大道新城。神秘的平行線---長榮新城、美國學校、自強新村(金馬新村)、果貿二村(中興新城)、自治新村、慈光十三村。除了照片介紹外,另外配合新聞事件做說明簡介。
本書特色
◎介紹台南市已經消失的43個眷村。 ◎全彩照片,今昔對照,介紹各眷村的由來與變遷。 ◎眷村拆除後,居民如何搬遷、安頓。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劉國珠
1958年生。1988年結婚,外子是眷村第二代。婚後相夫教子,偶然機會考上台南師範學院夜間部,1996年畢業於台南師範學院幼教系夜間部。
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音像紀錄組
(一)論文發表:
2009年 從新村到新城----轉型中的眷村生活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論文: 眷村環境變遷與生活調適及老人社區照顧
2010年
主題:眷村環境變遷與文化
(二)影片發表:
2010年 榮光眷影資深榮民生活與榮民家庭生命影像紀錄
片名:1. 我的婆婆 片長30分鐘
片名:2.舊村新城 片長20分鐘
2011年
1.片名:憶。念—二空情 片長24分鐘
2011年100×臺南市社區影像人才培訓
2011年第一屆家鄉記錄手
承辦單位 臺南市政府新聞及國際關係處/台灣南方影像學會
2.片名:小腳姥姥--賈媽媽 片長16分鐘
3.片名:小腳姥姥 片長12分鐘
2012年
1.片名:二空七景 片長15分鐘
曾參與之影展:
陽光華語紀錄片獎
得獎紀錄:
精神可嘉獎
片名:小腳姥姥--賈媽媽
最佳社區意識獎
片名:小腳姥姥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