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0530018 |
定价 |
NT550 |
售价 |
RM85.90 |
优惠价 |
RM76.45 *
|
作者 |
趙克堯,許道勛
|
出版社 |
臺灣商務
|
出版日期 |
2015-06-23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456 页. 22.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透過史實考核與分析,努力探索歷史真相,
對唐太宗的功過是非,做出最公正的評價。
俗語曰「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兼而能之者寥寥無幾,
然而唐太宗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出色。
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五九八-六四九),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號貞觀,在位二十三年,享年五十二歲。在中國歷史幾百多位皇帝中,成為眾多封建帝王楷模,他在位不過二十三年,為何能建立讓後世帝王欣羨不已的豐功偉績?是他的雄才大略,還是有其他因素,讓他帶領大唐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本書以時間為序,運用豐富資料對他隨李淵發動「晉陽起兵」到創立「貞觀之治」的歷史各方面,包括其軍事、政治活動和思想作風及宮闈生活等,均有詳細敘述,翔實評價他在歷史上的功績,也探討當時社會狀況與階級關係。
本書特色
★考證精細,描繪唐太宗李世民精采一生,同時展現其他所創下的盛唐榮景盛況。
★本身是一位傑出軍事家,書中記述唐太宗爭戰的經典戰例,這些體現作戰指揮上的軍事思想,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
★透過「玄武門之變」弒兄弒弟慘案、「貞觀之治」,以不同角度解晰唐太宗為人、為政特色。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青少年生活
從隋末到唐初的歷史時代
貴族世家的子弟
初露頭角
第二章 晉陽起兵
起兵的醞釀過程
起兵內幕
直驅長安
勝利的客觀條件與內在因素
第三章 統一戰爭
討伐薛舉、薛仁杲
對劉武周的戰爭
對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爭
平定劉黑闥
統一戰爭勝利的歷史原因
李世民的軍事才能與戰略戰術
第四章 玄武門之變
唐初統治集團內部的爭鬥
奪位鬥爭的公開化
東宮與秦府對壘的複雜形勢
流血事變的經過與性質
第五章 正式即位
高祖讓位
處理政變後的遺留問題
穩定山東地區的局勢
調整最高決策集團
第六章 撫民以靜
貞觀前夕的辯論與決策
撫民以靜的施政方略
重農政策的具體措施
「天下大治」的實現
貞觀後期不如前期
第七章 任賢致治
兼明善惡,捨短取長
廣開才路,善於驅駕
「才行俱兼」,任賢致治
科舉與恩蔭
用人政策的歷史條件
第八章 求諫與納諫
「恐人不言,導之使諫」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共相切磋,以成治道」
保證廣開言路的措施
忠諫及其局限性
第九章 貞觀法制
從《武德律》到《貞觀律》
貞觀司法的重要措施
一代「守法」之風
貞觀法制的階級實質
第十章 封建侯王與修《氏族志》
封建侯王
修訂《氏族志》
第十一章 統一邊疆
抗擊東突厥
平定吐谷渾
統一高昌
傑出的軍事才能
第十二章 開明的民族政策
和親政策
團結政策
德化政策
歷史的局限性
第十三章 「偃武修文」的措施
尊儒崇經
大興禮樂
重視學校教育
第十四章 以史為鑑
「以古為鏡」與史書編纂
「覽前王之得失」
進步的歷史觀
歷史的局限性
第十五章 抑佛崇道的宗教思想
從尊佛到抑佛
崇道尊祖
「示存異方之教」
第十六章 廢立太子之爭
嫡長子李承乾
魏王李泰
晉王李治
第十七章 宮闈生活與愛好
后妃群中
喜愛弓馬
詩文與書法
晚嗜丹藥
後 記
附錄一 歷史上對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的評價與討論
附錄二 唐太宗大事年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趙克堯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許道勛(1939-2000)
浙江平陽人,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考取研究生,196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國唐史學會、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員。著有《唐太宗傳》、《唐玄宗傳》、《貞觀政要今注新譯》、《中華文化通志.經學志》,另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