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1359229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2.87 *
|
作者 |
派特‧巴克
|
译者 |
宋瑛堂 |
出版社 |
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4-06-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52 页. 21. |
库存量 |
本商品已絕版無法銷售 |
|
|
|
|
|
|
|
|
|
|
|
|
|
|
|
|
這個國家瘋了。整個世界瘋了!
一名宣言反戰的士兵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一群瀕臨崩潰的病人將被軍方送回戰場
一場因政治失策和政客麻木無法結束的戰爭
病院氣氛詭異,有人懼戰,有人畏罪
一切透過軍醫瑞佛斯作見證。
人體神經在意外傷害後會重生
但伴隨的劇烈痛覺常使治療無以為繼
然而,瘋狂能被治癒嗎?
面對不可磨滅的創傷和復原衍生的痛苦
人們是否有勇氣走向「重生」之路
這樣一部小說,逼我們回顧百年之前,一場徹底改變歐洲,進而透過歐洲勢力徹底改變世界的戰爭,而且更進一步,逼我們面對人類的集體瘋狂現象,逼我們不得不在歷史與現實的迷離對照中思索:究竟甚麼是『正常』、甚麼是『瘋狂』?」── 楊照
我們的苦難來自不願脆弱地選擇與妥協。不放棄脆弱,才無法苟安於自身平庸但因此平順的命運,也才能有以卵擊石的勇氣,我們該讓自己的脆弱去讀這本書。脆弱於是沒有退路地面對這個時代。──張懸
全書一開場,戰功彪炳的薩松上尉因為發表反戰言論,立刻被軍方關進精神病院。心理治療醫官瑞佛斯負責診治,卻從薩松口中得知,他並不是反對戰爭,而是抗議錯誤的政策及虛假的政客造成無數死傷、家破人亡。儘管他控訴戰爭是邪惡的,仍堅持儘快歸建部隊、為國效力,同時,瑞佛斯還須面對醫院裡其他軍人病患,包括伯恩茲、安德森,以及僅能筆談的失語症患者比利.普萊爾等人。在血肉之軀的傷痕之外,他們都瀕臨崩潰,瑞佛斯的任務是治癒他們,然而,瘋狂能夠治癒嗎?此外,愈接近痊癒,意謂他們將重回前線,判定「正常」愈來愈艱難……誰有權利停止這場悲劇?一場跨國界的大戰,究竟目的為何?當戰爭製造無數創傷慘劇時,薩松堅持重返戰場的決定,將掀起戲劇性的變化……
派特.巴克改寫了戰爭文學。她尖銳嘲諷英雄主義,而關注被迫走上戰場及倖存餘生的士兵群象。作者認為,唯有受創軍人的自白裡,才能真正捕捉到細節裡的魔鬼,那 |
|
|
|
|
|
|
|
|
|
|
|
|
|
|
目錄
重生
關於《重生》 楊 照
戰爭不在遠方 張 懸
閱讀《重生》 王新元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派特.巴克(Pat Barker)
獲獎無數的英國女作家、小說家。
生於一九四三年,家鄉在蒂斯河畔索納比(Thornaby-on-Tees),畢業於倫敦經濟學院。傳授歷史與政治學多年。
著作包括一九八三年奪得福西特協會書獎(Fawcett Society Book Prize)的《Union Street》,該書曾改編為電影《史丹利與艾莉絲》(Stanley and Iris)﹔《Blow Your House Down》(1984)﹔《Liza's England》(1986)﹔《The Man Who Wasn't There》(1989)﹔以及佳評如潮的《重生》三部曲,其中第二部《門中眼》贏得一九九三年衛報小說獎,第三部《幽靈之路》榮獲一九九五年布克獎。
派特.巴克已婚,定居於英格蘭東北部杜倫(Durham)。
譯者簡介
宋瑛堂
台大外文學士,台大新聞碩士,波特蘭州立大學專業文件碩士,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專業譯者,譯作包括《淘金殺手》、《大騙局》、《數位密碼》、《斷背山》、《幸福的抉擇》等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