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7339126 |
定价 |
NT200 |
售价 |
RM31.30 |
优惠价 |
RM27.86 *
|
作者 |
齊藤勇
|
译者 |
呂建良 |
出版社 |
新雨
|
出版日期 |
2007-01-1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32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現代的社會,比以往更需要說服技巧,
說服能力能將工作導向成功大道,
運用立即見效的說服技巧,
掌握優勢!
隨著社會漸趨多樣化,人的意見也日益分歧。
處於現今的社會,說服技巧扮演著比以往更為重要的角色。
企圖說服別人時,如果只是一味地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到對方身上,
是行不通的;光憑努力,還是不行。
由於對方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所以,如果沒有衝分考慮,審慎應對,將無法成功說服對方。
本書從「有?說服」的觀點出發,
內容旁及帶人心理學的社會影響層面以及想法的轉變等,
以深入淺出的想法逐一解說。
◎先釋出善意者,便握有主導權
◎有根據或證明的稱讚,更值得相信
◎贈人以情報,未聞不喜者
◎精通一項技藝的自信,即可蓋過其他的不足
◎猶豫不決的時候,需要別人斬釘截鐵的意見
◎以強硬的姿態和言行使喚別人
◎與其浪費子彈,不如看準目標,一舉中的
◎沒有後盾的時候,正是貫徹自我主張的機會
作者簡介
齊藤勇
生於1943年,山梨縣人。
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現任立正大學教授。
主要著作有《互扯後腿的的心理學》、《你可以說得更好》、《緣分的秘密》、《看透溫柔男人的方法》、《你也可以作心理分析》、《心理學講座:如何透視人心》、《告白的心理學》、《活得更快樂的人際心理學》、《激勵的心理學》、《為自己作戰》,譯著則有《主管心理學》等書。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先下手為強 先釋出善意者,便握有主導權 要重整頹勢,便要主動晤談 因其笨拙,而受人喜歡 身處逆境,正是贏得勝利的機會 想要讓別人認同你,可以試著找出共同點 擁有共同的身分象徵,可以縮短彼此的距離 有根據或證明的稱讚,更值得相信 由別人講出來的功勞與成就,更有價值 在舒適的環境中見面,不論是誰都會對對方產生好感 要珍惜我們身邊的人 來自待人心理學實驗室的一些線索─○1
第二章 打破僵局 給別人面子,自己也會有面子 付諸行動,要有理由;因此,也要有理由,才付諸行動 再決勝負的時刻,使用鞭子 減法不如加法 比獎賞更重要的事 贈人以情報,未聞不喜者 精通一項技藝的自信,即可蓋過其他的不足 入鄉問俗 模範生可以號召眾人 控制上司的條件 來自待人心理學實驗室的一些線索─○2
第三章 以領袖魅力迎向成功 以強硬的姿態和言行使喚別人 由於不決的時候,需要別人斬釘截鐵的意見 描繪成功的圖像,提示目標 讓對方覺得「奉陪無妨」 對「負起責任」這句話有責任感 認清自己的資質,才能發揮領導能力 來自待人心理學實驗室的一些線索─○3
第四章 利用周遭的力量致勝 大家都想擠進眾人搭乘的船上 集體行動的壓力與效果 進行三人攻勢 一則謠傳,一項評論,越多人這樣說,可信度越高 出門聽現場演奏,而成為樂迷 沒有後盾的時候,正是貫徹自我主張的機會 與其浪費子彈,不如看準目標,一舉中的 讓對方暢所欲言,對方才會聽我們講話 來自待人心理學實驗室的一些線索─○4
第五章 展開布局,決一勝負 踏進門口的技巧 執行效果 獲得接見的技巧 低空飛過的技巧 認知失諧理論 那還不是全部 來自待人心理學實驗室的一些線索─○5
第六章 控制具有某項習性的對手 囉唆的人──請他提供具體的建議 沒有自信的人──和他一起解決煩惱 不認同對方的人──幫助他作正向思考 反應遲鈍又蠻橫的人──定期向他徵詢回饋 頑固的獨裁者──以嚴謹的說詞與真智的態度面對 無法信任的人──事先約法三章 冷漠的人──保持適當的觀察距離 燃起妒火的人──明示自己的努力過程 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動怒的人──集中其動怒的焦點 一味依賴他人的人 來自待人心理學實驗室的一些線索─○6
第七章 一些不可觸犯的禁忌 伸出援手,而功成不居 即使受到迫害,也不要擺出受害者的樣子 不要常對主管提自己的失敗經驗 即使運氣不好,也不要過分自卑 聽到別人的壞話,不要從旁附和 不要大肆宣揚正義感 受人責罵之後,不要嘿嘿嘿地傻笑 在酒席中,不要置身難以相處的人身旁 不要為了怎麼指示部屬而傷腦筋 不要在眾人面前誇獎你喜愛的部屬 不要輕易地將部屬的報告當耳邊風 不要和同性的夥伴比較外型 不要正面指揮具有領導慾望的人 不要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不要將對手當對手 不要用權力壓迫別人 不要擔心自己無法與別人交往 日本企業將來分配報酬的方法 全球標準 提升英語會話能力 提升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 增進彼此的了解 來自待人心理學實驗室的一些線索─○7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