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猩猩寶貝:科學家與第一隻會用手語的猩猩(再版)
|
|
Next of Kin-What Chimpanzees Have Taught Me About Who We Are |
|
|
|
|
|
|
|
|
ISBN |
9789570492927 |
定价 |
NT350 |
售价 |
RM54.70 |
优惠价 |
RM48.68 *
|
作者 |
羅傑‧傅茨,史蒂芬‧米爾斯
|
译者 |
廖月娟 |
出版社 |
胡桃木
|
出版日期 |
2003-09-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52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猩猩是原始人類的活化石,探索與救援不只是保育與道德良心的必要,也是人類自救的多元方案中,非常迫切的一步。猩猩們所擁有的原始密碼,除了能解開人類演化的迷霧,更可能指引人類如何走向未來。
人與動物的互動及溝通因手語而展開,當人類逐漸進入猩猩的心靈世界,人類不但看到了猩猩,甚至還由猩猩的鏡子裡看到了人類自己。本書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這個部分,它顯示出一個人道科學家的氣憤與熱情。
豢養與教化,反映的是當時對社會文明、人類知識的期望。到底學手語或在叢林陽光中學覓食,哪樣課程更適合猩猩呢?本書讓人見識到符號及象徵世界的溝通如何打破語言的籓籬,而得以一窺學習管道的多樣性。
作者簡介
羅傑.傅茨(Roger Fouts)
中央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猩猩與人類溝通研究所所長。過去三十年來,他和華秀(Washoe,全世界第一隻能與人交談的黑猩猩)的語言實驗多次成為媒體的焦點。傅茨是黑猩猩行為研究的專家,這些年來一直為猩猩的人道救援而奔走,希望能改善牠們的處境。
史蒂芬.米爾斯(Stephen Tukel Mills)
致力於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育的報導文學作家。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譯作有《旁觀者》、《記憶空白》、《一隻狗的生活意見》等多部作品。現專事翻譯研究。 |
|
|
|
|
|
|
|
|
|
|
|
|
|
|
目錄
導讀 在猩猩的鏡子裡照見人性 南方朔 序 一個『論述』的里程碑 錢永祥 原著序 科學與性靈的發現之旅 珍.古德 第一部:五百年前是一家 第一章 雙猩記 第二章 人類家庭的猩猩寶寶 第三章 遠離非洲 第四章 語言與智力 第五章 這就是語言嗎? 第二部:異島陌客 第六章 怪博士的猩猩島 第七章 到府授課 第八章 獨活的孩子 第九章 傷逝 第十章 有其母必有其子 第三部:新天堂樂園 第十一章 華秀的大家庭 第十二章 關於動物實驗 第十三章 絕望之洞 第十四章 自由的家園 第十五章 回到回洲 跋 心智障礙工作者的啟發 作者小啟 華秀之友及救援行動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