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52035285 |
定价 |
RMB48.00 |
售价 |
RM52.80 |
优惠价 |
RM36.96 * (-30%)
|
作者 |
(法)讓·鮑德里亞
|
出版社 |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1-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20 页. 19.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是法國記者菲力浦·帕蒂對當代著名思想家讓·鮑德里亞展開的一場深度訪談,廣泛論及如下話題:福山,波士尼亞、海灣戰爭、盧旺達和新世界秩序,全球化與普遍化,捲土重來的族裔民族主義,戰爭的本質,修正主義與大屠殺否定論,德勒茲、福柯、巴塔耶和維利里奧,虛無主義與啟示錄,寫作實踐,虛擬實境,東方與西方,受害者文化與懺悔文化,法國知識份子及其社會參與,當今資本主義的本質,消費社會與社會排斥,解放,死亡、暴力和戀屍癖,現實、幻覺和媒介,生活的全面失序。
鮑德里亞自如地遊走在政治、哲學和文化之間,一針見血又不失幽默地對上述問題做出解答。對想要入門鮑德里亞思想的讀者來說,這是一本現成的絕佳導讀書;對熟悉鮑德里亞的讀者來說,本書新穎地澄清了他晚期的思想立場,引人入勝。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總 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學
臨界:鮑德里亞訪談錄
價值的命運
第一部分 為什麼無勝於有?
第一章 殘 局
第二章 “世界的過剩”
第三章 偉大的遊戲
第四章 當前的事態
第二部分 尋找失去的形式
第一章 美國,美國……
第二章 “照片很美,但你不能這麼說……”
第三章 藝術的童年
無障礙觀看或思想最終的不確定性
|
|
|
|
|
|
|
|
|
|
|
|
|
|
|
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1929—2007),當代哲學與文化批評領域極富爭議又觸動人心的法國思想家。無論人們擁抱還是拒斥他對“超真實”的反思,他總能挑動大家的神經,引發強烈的反響。然而,人們又總是隔靴搔癢地探討他的思想,甚或宣稱他的書寫太過抽象、模糊,缺乏嚴謹、細緻的分析。《臨界》則以訪談的形式為大家提供了一條走近鮑德里亞思想的新路徑。
菲力浦·帕蒂(Philippe Petit,1951— ),法國記者、隨筆作家和哲學家,《瑪麗安娜》週刊《觀念》專欄主編,法國文化頻道《知識新途》節目製作人。
譯者簡介
戴阿寶,文學博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文藝研究》雜誌編輯。著有《終結的力量:鮑德里亞前期思想研究》《趣味批判——我們的日常機制與神話》等,譯有《波德里亞:追思與展望》《密碼》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