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59667427 |
定价 |
RMB62.00 |
售价 |
RM68.20 |
优惠价 |
RM47.74 * (-30%)
|
作者 |
(英)蒂姆·英戈爾德
|
译者 |
張曉佳 |
出版社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
2023-04-21 |
装订 |
平裝. 無. 264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行走、編織、觀察、唱歌、講故事、繪畫、書寫……
構成人類文化的這些活動之間存在什麽共同點?
答案是,它們都是沿著某種線進行的。
本書是當代著名人類學家蒂姆·英戈爾德開創“線的比較人類學”,建立新的生態人類學範式的代表作。作者大膽想象了一種理解世界的全新方式:世界首先不是由物組成,而是由線組成的;人類與自然就是一團解不開的線,而生活就是沿著這些交錯的線穿行。生活之線的綿延與交織是一個永遠都沒有盡頭的過程。
英戈爾德的敘述穿越了古希臘和日本的傳統音樂、西伯利亞楚科奇人的迷宮、薩哈林島奧羅克人的狩獵小道、澳大利亞瓦爾比里人的沙畫、中國的書法和西方的字母表……通過對各種文化中形態各異的線的考察,編織出一段連接古代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技術與藝術、自然與文化的大歷史。這段線的跨文化旅程徹底顛覆了現代西方文化的線性世界觀,展示出了另一種更加開放的棲居生活的可能性。
編輯推薦
1.作者蒂姆·英戈爾德是當代著名人類學家、英國皇家人類學研究所赫胥黎紀念獎章獲得者,在國際人類學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同時對於當代藝術創作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所建立的生態人類學研究範式代表了人類學研究的前沿。
2.本書是英戈爾德的代表作,一部引領人類學研究潮流,刷新認知、激發靈感的當代人類學經典。被CHOICE雜志評選為2008年度傑出學術著作。在本書中,作者開創了“線的比較人類學”,提出了一種理解世界的全新方式:世界首先不是由“物”組成,而是由“線”組成的。這種“線的生態宇宙觀”能夠引導著我們走出現代西方文化的線性世界觀,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我們當下人類文明與整個自然界緊密纏繞在一起的生活狀況,去展望另一種在萬物交纏的世界中棲居的新生活方式。
3. 英戈爾德以人類學為中心,跨越了哲學、語言學、藝術史、考古學、古典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分析了各種文化中形態各異的“線”,從古希臘和日本的傳統音樂到中國的書法和西方的字母表,從楚科奇人的迷宮和瓦爾比里人的沙畫到奧羅克人的狩獵小道……視野廣博、材料豐富,具有很高的趣味性。作者的敘述平易清晰,將人類學的理論和材料轉化為了一個個新鮮生動的例子,讓本書同時具備了較高的可讀性,宛如一堂大師講座。
4. 本書是“明室學術文庫”系列的diyi本書,這個系列選擇的是篇幅較小、可讀性較高的當代人文社科學術經典,為讀者接觸人文社科的知識前沿提供了一條理想的入途徑。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 錄
導言 001
第一章 語言、音樂和記法 009
關於言語和歌曲的區別 009
手跡和樂譜 014
言說的文字 018
朗讀者的消化 024
音樂記譜法的起源 026
紙頁是如何失去聲音的 036
被印刷固定的詞語 038
配(和不配)樂器的吟唱 041
音響線 048
第二章 痕跡、線縷和表面 055
線是什麽? 055
線的分類 058
從痕跡到線縷再回到痕跡 071
從痕跡到線縷:迷宮、閉環和圖案 073
從線縷到痕跡:打結、編織、織錦、文本 083
第三章 向上、跨越和向前 097
痕跡和連接線 097
蹤跡和路線 101
制圖和認識 114
故事線和情節 122
圍繞著地方 131
第四章 譜系的線 143
倒立的樹 144
從鶴腳到電路板 149
譜系學模型 155
生命的編織 159
第五章 繪畫、書寫、書法 163
畫出字母 164
作為繪畫的書寫 171
一種運動的藝術 178
印刷和雕刻 184
文字的發明 190
行業工具 193
自然與人為 199
線的線性化 203
第六章 線是如何變直的 207
文化的線 207
參考線和繪圖線 212
使用尺子 219
斷裂 227
注釋 233
參考文獻 237
索引 249
|
|
|
|
|
|
|
|
|
|
|
|
|
|
|
蒂姆·英戈爾德(Tim Ingold),當代著名人類學家,英國皇家人類學研究所赫胥黎紀念獎章獲得者,曾任英國亞伯丁大學社會人類學系主任,現為該系榮休教授。早年在芬蘭從事民族志田野調查,關注人類與動物、社會生活與自然環境、歷史與進化的關係問題。之後專注於探索環境感知與技能實踐之間的關聯,建立了新的生態人類學研究範式。《線的文化史》是其代表作,其他著作包括《人類學為什麼重要》《製作:人類學、考古學、藝術與建築》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