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收錄知名建築師、建築理論家伯納德·屈米寫於20世紀70—90年代的13篇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屈米在“質疑建築”之路上的不斷探索。全書圍繞著建築的“功能策劃”(program)展開,提出了“越界”“色情”“空間與事件”“瘋狂”等一系列關鍵概念,從這些概念切入,對“功能策劃”進行剖析,從而超越對於建築形式與功能關係的迷思,表達屈米對建築本質的獨特認識。屈米的幾大知名作品如拉維萊特公園、《曼哈頓手稿》等也被多次提及,為讀者能更好地理解這些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過程及深層含義。 本書開篇另附2020年譯者與屈米的新對談,文章開門見山地揭示了屈米的批判質疑精神,並重新回顧了書中文章的寫作背景與深層動機,銜接歷史,展望未來,為讀者進入屈米的建築思想世界起到了很好的引介作用,亦可見譯者的良苦用心。
006 質疑建築:伯納德·屈米和鐘念來的一次對談 027 文章出處 029 引言 / Introduction 一、空間(寫於1975—1976年) 047 建築的悖論 067 空間的問題 073 建築與越界 085 建築的快感 二、功能策劃(寫于1981—1983年) 099 建築與極限 113 建築的暴力 125 空間與事件 135 序列 三、分離(寫於1984—1991年 151 瘋狂與組合 165 抽象調解和策略 177 分離 183 解-,反-,外- 191 六個概念
伯納德·屈米 被認為是當代最為重要的建築理論家、建築師以及建築教育家之一,是美國建築師協會院士,以及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國際榮譽會員。他致力於將事件、運動等概念在建築中融合,認為建築必須參與文化的討論,並且質疑其自身的本質。屈米於1983年贏得巴黎拉維萊特公園競賽,並在此之後完成了法國勒弗諾瓦國家當代藝術中心(1997)、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生活動中心(1999)、瑞士日內瓦江詩丹唐總部(2005)、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2009)、天津濱海科技館(2019)等一系列作品。屈米曾在倫敦建築聯盟學院、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庫伯聯盟學院等高校任教,於1988―2003年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並作為終身教授任教至今。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