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0575675 |
定价 |
NT450 |
售价 |
RM70.30 |
作者 |
王淳美
|
出版社 |
巨流圖書公司
|
出版日期 |
2018-12-21 |
装订 |
平裝. 全彩印刷. 240 页. 23.5.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研究叢刊
皮影戲是臺灣傳統偶戲類劇種之一,出身高雄彌陀「皮影戲窟」的「永興樂皮影劇團」,第三代團長張歲先生,一生精彩豐富。早期與多團皮影劇團演師合作交流,使「永興樂」在延續傳統影偶樸拙而典雅的特色外,亦彙集各團技藝精華。其傳人──張新國、張英嬌、張信鴻接續家族事業,致力於皮影戲文化傳承,近年亦在國際大放異彩。
「永興樂」擁有之皮影文物相當豐富,並收藏有他團之劇本,是建構臺灣皮影戲史、高雄皮影戲生態的重要資料,本書將邀您同遊南臺灣皮影戲史。
本書附有光碟(DVD),內有收錄張歲解說段落,及主演的《扮仙戲》、《割股》(文戲)、《秦始皇吞六國》(武戲)三齣戲碼,書中亦有完整劇本文字。
本書特色
皮影戲是高雄獨有的傳統劇種,自三百多年前由大陸潮州傳入南臺灣之後,高雄便成為臺灣皮影戲的重要根據地──彌陀,乃臺灣皮影戲的重鎮,素有「皮影戲窟」之稱。
位於高雄彌陀區的「永興樂皮影劇團」之精神領袖張歲先生,乃「永興樂」第三代傳人,也是現今臺灣皮影戲界最資深的老藝師。後場表現優異的張歲,是早期皮影劇團演師心中的最佳後場人選,他與眾多藝師相互合作的交流經驗,造就其博採眾藝的演技,也吸收各團技藝精華。
由於皮影劇團大多是家族傳承體系,一般人很難入其門探究其道。藉張歲與「永興樂」傳人──張新國、張英嬌、張信鴻等人的演藝事業,可略探高屏地區皮影劇團梗概,並建構張歲與「永興樂」的技藝保存傳承史。本書亦收錄張歲主演的《扮仙戲》、《割股》(文戲)、《秦始皇吞六國》(武戲);加上張新國改編的《桃太郎》新戲,總共四齣戲的劇本附於第五章,以為後學研究參考之用。
本書附有光碟(DVD),內有收錄張歲解說段落,及主演的《扮仙戲》、《割股》(文戲)、《秦始皇吞六國》(武戲)三齣戲碼,書中亦有完整劇本文字。
|
|
|
|
|
|
|
|
|
|
|
|
|
|
|
目錄
高雄研究叢刊序 ...................................................................... I
自序 ...................................................................................... III
第一章緒論──鑼聲響起 .................................................... 1
第二章回首張歲學藝路 ....................................................... 5
第一節少年山野從軍行 ...................................................................5
第二節青年學藝識耆老 ...................................................................8
第三節壯年遊走各後場 .................................................................12
第四節中年主演戲團立 .................................................................20
第三章「永興樂」百年戲團史觀 ......................................... 23
第一節張利與張晚草創發軔 .........................................................23
第二節張歲承先啟後 .....................................................................27
第三節張新國習藝精進 .................................................................31
第四節張英嬌拓展團務 .................................................................38
第五節張信鴻繼往開來 .................................................................44
第四章「永興樂」演藝與成就 ............................................. 49
第一節劇團結構 .............................................................................49
第二節劇本戲齣 .............................................................................56
第三節刻偶技藝 .............................................................................61
第四節跨域交流 .............................................................................68
第五章「永興樂」精選戲齣 ................................................ 83
第一節儀式劇《扮仙戲》 ................................................................85
第二節文戲《割股》 ........................................................................88
第三節武戲《秦始皇吞六國》 ........................................................94
第四節改編劇《桃太郎》 ..............................................................102
第六章結論──永興樂影續鑼聲 ..................................... 121
第一節興衰變遷 ...........................................................................121
第二節現實困境 ...........................................................................123
第三節成就展望 ...........................................................................125
第四節歷史定位 ...........................................................................128
參考資料 ............................................................................ 137
附錄「永興樂」主演張新國演出年表(1989 ∼ 2017) ...... 138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王淳美
高雄市湖內區人,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文學博士。現職為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學術專長為戲劇、民間樂府等。重要著作計有:《屏東布袋戲的流派與藝術》(2007)、《兩漢民間樂府與後人擬作》(2010)、《林金鍊跳鍾馗儀式劇場》(2015)、《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專輯:一甲子的弄影人──蔡龍溪皮影戲典藏文物精選 1892-1980》(2015),以及其他論文散見於各研討會與期刊等。
主編著作有《節慶策畫與經營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9)、《跨文化劇場與文藝》(2011)、《文學與生活》(2013)、《第一屆南臺文學獎作品集》(2016)、《中文閱讀與表達──2018多元文化的交響》(2018)等書。
歷年來擔任計畫主持人,執行教育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等公部門,以及私人企業公司等十餘項研究計畫。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