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腦科學減輕焦慮,找回你人生的平衡
|
|
당신의 뇌는 서두르는 법이 없다 |
|
|
|
|
|
|
|
|
ISBN |
9789869908382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2.87 *
|
作者 |
梁銀雨
|
译者 |
林建豪 |
出版社 |
健行
|
出版日期 |
2020-12-3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88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用我專屬的速度重組人生!
設計不會因為不安與擔憂而動搖的方法,想要擺脫不安定的人生,就要駕馭大腦!
你會不斷地想拿起手機嗎?經常感到煩躁或因為小事生氣?或是對結果感到有壓迫感?算是比較在意他人視線的類型?還是無法看內容太長的文章?經常會分心?無法輕易開始會花費太多時間的事情?……如果有以上類似狀況,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不自覺的正為焦慮而苦!但是要告訴你的是:其實焦慮只是腦部創造出來的現象!
儘管如此,我們依舊經常被沒有形體的焦慮所折磨,「如果他獲得更棒的成果該怎麼辦呢?」、「應該不會因為一件事失敗就認為我很蠢吧?不對,說不定會這樣!」等因為擔憂尚未發生的事且驚慌失措。更大的問題是,焦慮的程度越嚴重,我們的精神就會被啃食!此一情況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焦慮症。若是容易不安與焦躁,人生就會像居無定所的船一樣漂泊不定,若是持續因為尚未面臨的事而不安,因為他人的視線而焦躁,我們就會失去自我。不僅會失去自信,還會陷入負面思考,導致所有的事情都會往後拖延且形成習慣性偷懶。
本書以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培養擺脫焦慮所需要的大腦習慣,教你如何透過積極的心理應對抑制焦慮,並明白焦慮對解決問題毫無任何助益。透過各種實驗與腦科學讓大家了解不安與焦躁的原因,提出提升自信、想要擺脫負面思考、提升執行力、確定人生本質的訓練方案,以及透過運動教你讓腦部活動,擺脫焦慮的各種方法。
想要擺脫焦慮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不要過著被情緒左右的人生。解讀大腦吧!這樣我們才能理解情緒且擁有完整的日常生活。
本書特色
★ 利用腦科學緩解日常生活的焦慮,並且找回人生均衡的習慣。
★ 透過各式各樣的實驗與腦科學讓大家了解不安與焦躁的原因,以及擺脫焦慮的方法。
名人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臨床心理治療師/作家 游乾桂、諮商心理師 莊博安、閱讀人 鄭俊德、台大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作者 謝伯讓、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推薦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 言 觀察自我大腦的時間
第1章 威脅日常生活的焦慮是什麼呢?
打穀
出現焦慮時
焦慮與急躁的差異
精神與身體的反應
焦慮測試
第2章 焦慮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驚慌失措最後一事無成
經常分心做其他事
沒有任何發展
不斷地找藉口
被不當的事情誘惑
目光變狹隘
人際關係變困難
繞遠路
精神障礙的衍生
第3章 培養擺脫焦慮所需要的大腦習慣
第一階段命名:對自己的焦慮有所認知
第二階段認知轉換:透過積極的心理應對抑制焦慮
第三階段狀況應對:採取可逃避焦慮的即刻性措施
第4章 不會厭惡自己的心態
自信與焦慮
信心降低的原因
提升自信的訓練方案
第5章 利用正向思考保護大腦
負面思考與焦慮
陷入負面思考的原因
想要擺脫負面思考的訓練方案
第6章 若是不想讓懶惰變成習慣
執行力與焦慮
懶惰與拖延的原因
提升執行力的訓練方案
第7章 必須成為自己人生主人的理由
人生的本質與焦慮
未能找到人生本質的原因
確定人生本質的訓練方案
第8章 明確決定該做的事情的順序
明確定義問題
找出解決問題的課題
決定事情的先後順序
後 記 任何事情都會在適當的時期來臨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梁銀雨
高麗大學產業工學系畢業後,於伊利諾州立大學UIUC取得管理學碩士學位。於LG電子、斗山電子、CJ Freshway等國內大企業中執行戰略企畫業務長達二十五年,經歷各式各樣的顧問活動後,目前主要在著書、演講與授課。
以平凡上班族的身分開始了社會生活,不過為了不讓人生留下悔恨,選擇平時就一直想要的寫作與授課。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執筆著作了自我啟發與管理領域的書,努力研發與發揚把腦科學與進化心理學結合企業管理與人類生活的理論。著作有《初次接觸的腦科學故事》、《The Working Brain》等,並且監修了《早晨的再次發現》。
人生的目標是透過著作讓自己成長,以及利用微薄的力量對企業或個人造成良性影響,進而協助社會往值得期許的方向發展。所以目前努力對企業的成長與個人的發展達成均衡,創造每個人都幸福與正向的社會付出貢獻當中。
譯者簡介
林建豪(Bryan Lin)
文化大學韓文系畢業。曾於韓國安東大學當交換學生,擔任專職翻譯已十幾年,翻譯過的漫畫超過六百本。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