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第一章 摸索一個務實的對美外交政策 甲. 國民政府在開戰初期的作為 乙. 中美關係的發展和胡適的外交使命 丙. 中國早期戰事失利對內政和外交的影響 丁. 對於抗戰前途的展望 戊. 中國主動展開對美外交 第二章 胡適受命出任駐美大使 甲. 國民政府對美政策重點的具體化 乙. 政策成果的初步檢查 丙. 中立法和禁運事務 丁. 對於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 戊. 胡適對於中國堅持抗戰的貢獻 第三章 1937-1939年間胡適和陳光甫對中國對美政策的影響 甲. 胡適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乙. 陳光甫對於中美關係的影響 第四章 尋求一個新的對美政策──1939-1940年來自各方的壓力 甲. 國際環境的劇烈變化 乙. 國內情勢的加速惡化 丙. 中國對美國觀感的改變 丁. 中國逐漸摸索出一個新的對美政策 第五章 1940年以後外交作風的改變 甲. 宋子文任命的背景 乙. 宋子文使命的實質與權限 丙. 宋子文的新作風和新阻力 第六章 1940年下半年中美關係大幅擴展 甲. 促成重慶政府外交政策改變的背景和因素 乙. 中國對美外交實質上的擴張 丙. 越南和緬甸通道的關閉 丁. 中國爭取國際合作的努力:時機、動機和展望 戊. 蔣介石在1940年的感情世界 第七章 1941年:美國邁向中國外交舞臺中央 甲. 內外情勢 乙. 中美關係開始質變 丙. 蔣介石個人在對美外交關係上角色的轉變 丁. 宋子文推行「個人外交」的努力 戊. 1941年中國對美外交上的幾個里程碑 己. 對個人外交的評估 庚. 個人外交過程中的一個特殊案例 第八章 租借法案帶來的希望和失望 甲. 租借法案:一個嶄新的局面 乙. 中國政府如何應對租借法案 丙. 中國對陸軍武器的要求 丁. 中美差距的外在原因 戊. 派遣軍事代表團赴華 己. 太平洋戰爭前租借法案軍火援助的總檢討 第九章 最後的衝刺──中國政府在珍珠港事件中的努力 甲. 山雨欲來風滿樓 乙. 危機終於來臨 丙. 中國開始全方位處理危機 丁. 中國政府處理危機的評價 戊. 危機回顧 第十章 結論 甲. 中國決心抗戰和列強的反應 乙. 蔣介石在抗戰中的角色 丙. 中國的外交和外交官 丁. 中日戰爭的歷史評價
作者簡介 齊錫生 臺灣東海大學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1967年開始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教書,1990年到香港,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建校工作並任教。教學研究興趣包括國際關係理論,美國外交,和中國近當代內政外交問題。年輕時業餘愛好包括做木工,修房子,修汽車,爬山,射擊等。老來還希望能夠學會彈鋼琴和說西班牙語。目前仍在做學生。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