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漢傳佛教具有開創性、消融性,正是現代世界所需。 第七屆漢傳佛教與聖嚴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敘事、傳播與現代社會」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學者共同討論,提供人們漢傳佛教生活實踐之道,共創美好世界新活力。 本書精選研討會八篇論文,分為「明代佛教研究」和「禪門修證指要」二大篇。 明代佛教在中國佛教史上有融會各宗、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聖嚴法師即是明末佛教研究先驅,論文收錄明末大師蕅益智旭著作研究、晚明居士佛教研究等。 《禪門修證指要》是聖嚴法師所彙整的禪學思想史資料,也是禪修的重要指南,論文中對《禪門修證指要》的發明與創新,及其獨特的禪學思想,有諸多精彩討論。
明代佛教研究 蕅益智旭《楞嚴經文句》論徹底顯性——從「性」的意義演變談起 徐聖心 一、前言 二、傳統中的儒、釋性論簡釋 三、萬曆三高僧的性論 四、蕅益智旭《文句》科判與顯旨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聖嚴法師的晚明居士佛教研究 李瑄 一、法師相關著作及研究緣起 二、晚明居士佛教研究的奠基之作 三、晚明居士佛教的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教觀綱宗》在江戶略論——從聖嚴法師《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提示的線索談起 簡凱廷 一、前言 二、關於聖嚴法師《教觀綱宗貫註》的撰作 三、《教觀綱宗貫註》對於日本註本的參考與引用 四、 擴大關照的視域:日本江戶時代《教觀綱宗》、《釋義》相關註釋 五、 江戶註本的研究價值:以德義《教觀綱宗贅言》為例 六、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僧俗互動視角下的江南佛教團體——以早期《方冊藏》刊刻為中心 王啟元 一、楔子:萬曆朝江南僧俗間的互動 二、 未有五臺山刻經場之前:萬曆十四至十五年(1586-1587) 三、徘徊南北:萬曆十六、十七年(1588-1589) 四、艱難來臨:萬曆十八至二十年(1590-1591) 五、結語:承其後者,在於流通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禪門修證指要 《禪門修證指要》與明清禪學 廖肇亨 一、前言 二、《禪門修證指要》中禪宗發展史觀的再省思 三、雲棲袾宏《禪關策進》 四、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 五、代結語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身分、歷史與修證 《禪門修證指要》淺論 張德偉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爐鞴與兵法——晦山戒顯《禪門鍛鍊說》的兩種概念譬喻探析 周玟觀 一、前言 二、禪門鍛鍊的兩種譬喻 三、機法鍛眾—─論譬喻的策略 四、不為趙括談兵矣—─論譬喻的行動 五、結論 引用書目 英文摘要 析論長蘆宗賾〈坐禪儀〉、〈戒酒肉文〉及《勸化集》兼其對居士的教化 蒲傑聖 一、前言 二、現存〈坐禪儀〉版本 三、素食與戒酒 四、長蘆宗賾生平再考 五、結論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作者簡介 (依文章順序排列) 徐聖心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李 瑄 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教授 簡凱廷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王啟元 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副研究員 廖肇亨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張德偉 廣州暨南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周玟觀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蒲傑聖 美國布朗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