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1855年,鼠疫。 1918年,西班牙流感。 1997年,禽流感。 2003年,沙士。 2019年,新冠肺炎。 不同的傳染病一次又一次爆發,是誰惹的禍? 傳染病從何而來? 微生物如何影響人類健康? 防疫政策邏輯為何? 「疾病」兩字的含意是健康出現了缺陷。傳染病就是微生物為感染者帶來的健康缺陷。要理解傳染病,需要思考微生物導致人體健康出現缺陷的整個過程。這個從點到線的過程,可以分三個關鍵步驟作解說的框架:接觸、感染和疾病。 傳染病和人類的關係像一個圖案,用「點線面」來描述是頗為貼切。把傳染病圖像化的話,點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感染者;線是傳染病的散播途徑;面是疫症流行情況,又是社會的影響和回應。研究傳染病的方法,很多時都是跨領域的,一點可以引發多線,而每線能轉化為多面。從多線多面看傳染病,是這本書希望帶動的信息。 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兩者均是傳染病知識的骨幹,而免疫學的發展離不開微生物學,兩者都是本書內容的核心。 增訂版重整內容結構,從基本的免疫學和微生物學說起,以一整章補充有關傳染病的基礎知識,並大幅修訂及更新原有文章的資訊,加插近年新傳染病的探討,與讀者共同探索各種傳染病的起源、歷史,多角度思考疫症與防疫症策的深層意義。 本書特色 《傳染病點.線.面》(增訂版)大幅修訂及更新原版文章的資訊,加插近年新傳染病的探討,新增十五篇有關傳染病的文章,包括2019年新冠肺炎及有關疫苗政策、2018年深圳科技人以基因編輯方法改變胚胎事件、2009年「豬流感」等,從醫學及公共衛生的角度探討最近期的傳染病知識及政策討論。 本書一共三十五篇文章,內容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傳染病基本法」是為出版增訂本而特別編寫,所述的是傳染病基本知識,從微生物學和免疫學角度去了解人類傳染病,所涉的並非某一細菌病毒,而是各式各樣的微細病原體。 第二部分「源來如此」介紹一些傳染病的起源,加上環境改變和人類歷史所產生的關係。 第三部分「防了防不了」檢視人類不同的經驗,為防控傳染病所作的努力,但並非必能達致成效。 第四部分「政策症策」討論的焦點是香港,從不同的個案例子探討傳染病政策的發展。 第一部分內容是傳染病的點,第二、三、四部分則是由點到線和面。第一部分隨了是傳染病知識之外,也為第二、三、四部分提供對照參考。 推介重點︰ .適合生物科師生閱讀,全面剖釋傳染病 .從免疫學和微生物學基礎認識傳染病真面目 .探索歷史上的世紀疫症,了解傳染病的起源 .多角度思考防疫症策的深層意義
前言 第一章︰傳染病基本法——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入門 一丁一點微生物 人體免疫圍牆 檢測診斷一線牽 流行病學學什麼? 重新定位 遊走網絡世界 防疫神針 治療傳染病 認識種種傳染病 第二章︰源來於此——探索傳染病的起源 森林裡的農場 恭祝年年有魚 魔疫紅潮 從歷史中消失的豬流感 動物世界:那麼遠,這麼近 也是傳染病 頭文字A 論盡流感 有蚊指數 第三章︰防了防不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越乾淨,越多病? 後沙士新世代 無敵體檢 丙肝何時了 打開蚊帳 世代相傳話TB 三分一個世紀 騎劫愛滋事件簿 活在恐慌蔓延時 第四章︰政策症策——不止防疫 依法辦事 政策的科學基礎 向美沙酮之父致敬 憂課休課 血的疑惑——不准捐血 流感的義氣力場 疫情下新常態 該打不該打?
作者簡介 李瑞山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1982年於香港大學醫科畢業,1995年取得醫學博士學位,曾出任香港政府衛生署顧問醫生,主管愛滋病監測和防治工作,並多次應邀擔任聯合國轄下機構顧問。李醫生現時任職香港中文大學何鴻燊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從事研究和教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