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香港(套書):《台灣胃看香港餐桌》+《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09.07.2025 Blueseed精油_Side Banner
01.07.2025 古風手作香膏_Side Banner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尋味香港(套書):《台灣胃看香港餐桌》+《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

       
 
ISBN 9786267680049
定价 NT1020
售价 RM159.40
优惠价 RM137.08 *
作者 包周
出版社 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 2025-03-12
装订 平裝. 全彩印刷. 672 页. 21.
库存量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有现货时通知我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内容试阅
  • 作者简介
     
 

 

隨著台灣飲食作家──包周Bow.Chou一同『尋味香港』!
她帶著自小養成的台灣胃到香港生活,發掘當地豐富多元的飲饌之美
透過踏查寫下《台灣胃看香港餐桌》+《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
 
香港常民小吃、飲茶、快餐食肆、湯品、飲品、點心裡的文化甚是精采!!
◤ 敬請留意!!這兩本書不適合半夜讀,會越看越餓…… ◢
以豐富圖文舖排,開箱解讀香港的美味風景,更以「食」進行港台交流
 
  《台灣胃看香港餐桌》書中精采內容───
  第一本用「五感」比對港台常民餐桌的美味札記!
  以嗅覺、味覺、觸覺、視覺和聽覺角度切入,立體了解香港飲食文化與底蘊
  以照片與插畫舖排,開箱解讀香港的美味風景與人情味
 
  【Chapter1嗅覺.速度與效率】
  .香港電影《食神》裡的雜碎麵是什麼?認識平民美味嗱喳麵、車仔麵
  .兩餸飯與三餸飯的香港家常滋味,近似台灣的自助餐便當,但飯量驚人?
  .藏於麵底的港式雲吞,和台灣餛飩湯哪裡不一樣?
  .煎麵餅的多重宇宙與港台比對:港式肉絲炒麵、潮州糖醋麵及台式麵線煎
  .令人食指大動的香港街頭小吃:燒賣、腸粉、魚漿製品如何製作?
  .非常講究牛肉部位的香港清湯腩,怎麼點、如何享用?
  .講求用餐速度的茶餐廳不提供港式點心,那要點什麼?
  .每樣都讓人想吃的港式麵包糕點及西點介紹大集合!!
 
  【Chapter2味覺.食材與調味品】
  認識香港麵底圖鑑:鹼水生麵、乾製麵、油炸麵、日曬、米製粉麵
  豆製品在港台都有,香港人如何品嚐豆腐,豆製品又有哪些豐富種類?
  香港人超懂海味:看看發酵海鮮醬、乾貨的時間風味,和台灣有何不同?
  酸酸的「喼汁」遇上東西方料理:陳皮牛肉丸、豉油西餐鐵板牛排
  香港做月子吃豬腳薑,看看他們對於用醋的講究是什麼~
  香港餐桌上的各種辣醬、調味品與醬料、醃菜,以及豉油的魅力
 
  【Chapter3觸覺.口感與質地】
  香港人非常在意飲食中的各種「觸覺」,即口感質地和烹煮程度,本章節會比對港台對飲食的口感偏好差異,更從中了解香港人的喜好,以及如何影響日常烹調。
 
  ★滑與嚡(滑嫩與乾柴)、腍與煙韌(軟嫩及嚼勁)、爽與脆(咀嚼的爽快感),還有綿(綿密的廣東粥),看看港台的菜品、粥品的製作與品嚐樂趣,最後是香港人最擅長煲的滋潤湯品,除了質地潤口,更藏有四季養生的食補學問★
 
  【Chapter4視和聽.飲食與交流】
  香港常民美味令人垂涎且難忘!集結多種族裔人口的香港,在多元文化的薰陶下不斷融匯與進化,展現飲食面貌的多樣性,讓作者帶你一探究竟;更多讓人饞的美食,不可錯過之餘,更帶你吃懂香港正宗風味。
 
  .飲茶要慢慢「歎」,茶樓除了燒賣還能解鎖哪些點心?
  .香港知名的燒味文化,除了叉燒與燒肉之外不可錯過的美味攻略
  .感受香港大排檔(類似台灣熱炒的場域)熱鬧又貼地的煙火氣息
  .打甂爐(吃火鍋)從湯底、配料到烹煮時間的諸般講究
  .融入香港的潮州飲食、上海飲食,因應在地的重新演繹
  .香港節慶裡的飲食故事和習俗,看看他們過節吃什麼?
 
  書中還收錄作者推薦的好味店家資訊,以及港台飲食名稱對照附錄,無論想到香港旅遊踩點,或對港台飲食想多加了解的讀者都適讀。
 
  《四季裡的港式湯水圖鑑》書中精采內容───
  第一本探討港式湯水的飲食輕圖鑑!
  以輕鬆好懂的圖文舖排,看看最懂日常食療的香港人如何煲湯水養生
  湯水可甜可鹹不用吃苦,無論快煮慢燉都能滋補四季的身心所需
  
  對於「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的香港人來說,運用各種湯水養生是極其日常的事。即便未必三餐都喝湯,但在香港的春夏秋冬都有因應季節和體質的湯品、糖水和涼茶,在品嚐美味的同時還能滋養身體。由於香港當地有著多元族群,原本傳統的廣東湯水自然也融合了多樣文化,逐漸演變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港式湯水樣貌。在香港,湯水料理不是專屬寒冷天氣的飲食,而是四季裡看似普通卻講究的日常必須。
 
  【從飲食習慣看文化,發掘港式湯水的原來如此!!】
  ★風味濃厚的煲湯,為何有些人只喝湯不吃料?
  ★味鮮湯濃的港式奶白魚湯裡為何看不到魚肉?
  ★什麼是「追求嘴巴不勞動」的雞蓉玉米羹?
  ★霸王花、夜香花、老黃瓜是什麼樣的煮湯食材?
  ★炎炎夏日也煮湯補身?嘗試熱熱喝的清補涼!
  ★善用四季時令食材屬性,不加補虛藥膳也能滋補養身!
  ★實地走訪香港食材產地與街邊常民湯品及糖水涼茶店!
 
  【港式湯水有哪些?製作時的講究重點又是什麼?】
  快煮快熟的『滾湯』──短時間烹煮10~20分鐘完成。主要是品嚐食材與湯水,湯色清淡,但食材風味不流失。例如:鹹蛋毛冬瓜瘦肉滾湯、夜香花冬瓜排骨湯、芥菜生鹹蛋肉片滾湯…等
 
  濃郁甘甜的『煲湯/老火湯』──將材料放入大型深鍋裡,以較長時間烹煮1~3小時,重點為湯的味道濃郁甘甜,湯色濃濁。例如:涼瓜鹹菜黃豆排骨湯、健脾去濕清補涼、章魚綠豆蓮藕排骨湯、基礎奶白魚湯、港式茶記風格羅宋湯…等
 
  得用燉盅做的『燉湯』──材料需放入燉盅,以隔水方式長時間燉煮3~4小時,湯水味道濃郁但湯水仍清澈。例如:黑蒜何首烏當歸雞湯、花旗參蟲草麥冬湯…等
 
  清淡有料的『羹湯』──會將食材切絲、細粒或蓉,烹煮後勾芡,煮10~20分鐘,味道清淡口口湯料,湯水口感濃稠。例如:雞蓉玉米羹湯、蛇羹…等,是一般家庭比較不會出現的費工湯品。
 
  多樣且製作講究的『糖水』──傳統的廣東甜湯種類,普遍要煮40分鐘,有些甚至到3小時之久。成品的口感溫潤綿滑,美味之餘同時有養生意涵,例如:臭草海帶綠豆沙、陳皮桂圓蓮子紅豆沙、桑寄生蓮子蛋茶、薑汁撞奶…等
 
  冷熱皆宜的『涼茶』──雖然通稱為涼茶,但有部分也適合溫熱喝。使用快煮快熟的食材,短時間烹煮10~20分鐘即成涼茶,主要品嚐食材與湯水。湯色清淡,食材風味不流失。 例如:菊花雪梨茶、甘蔗茅根馬蹄茶、夏枯草雞骨草黑豆茶、雙棗茶…等
 
  【藥食同源!四季及日常皆適用的食療概念】
  深受廣東飲食文化的影響,以及地域暑熱潮濕的關係,香港人擅長用旬季蔬果搭配乾貨、肉類、豆類堅果,加上部分藥材煲成湯品、糖水、涼茶。港式湯水食養概念講求「四季及日常皆適用」,透過天然食材營養來滿足人體隨著各個季節變化的身心所需,完全落實「藥食同源」的概念於每日生活中。將不同食材搭配在一起的食養類型非常多,包含了補氣養血、疏肝解鬱/養肝、清熱去濕、健脾益胃、滋陰補腎、滋陰潤燥/生津潤肺、解表/辛涼解表&辛溫解表…等,是比純中藥的藥膳湯更易懂好應用的日常食補方式。
 
  【港台煮湯習慣、風味呈現、飲湯習慣大不同】
  港式煲湯的食材組成豐厚、燉煮時間長,因此煲出來的湯水多為溫潤濃厚的口感,食材風味堆疊有層次,品嚐時讓人覺得濃郁且富有香氣。煲湯時,也會選擇不同的鍋來對應湯品類型烹調。在食材的安排配置上,還有「主料」、「輔料」、「配料」、「藥膳」之分,煲不同湯水時也有各自的烹煮要點。此外,港式湯品風味大多是甘潤溫和的,講求甘、鹹鮮、滑潤、少油、季節食材,不單一使用進補功效的中藥材,更多時候是因應天氣、體質來選擇想煮的湯水。
 
  除了食材搭配、風味呈現與台式湯品不一樣之外,就連喝湯習慣也大不同。台灣人盛裝湯品時,會為對方添上滿滿一碗湯料,而香港人喝湯的重點是喝湯為先,湯料幾乎是不吃的,少部分湯料頂多沾醬油吃。更多的港台湯水飲食故事、文化異同、食養小知識、湯水食譜、有趣的食材雅稱都收錄在本書裡,等你來發掘!

 

 
     
     
     

客服公告

1.
2.
3.
4.
看看更多
09.07.2025 夏日曬書節_Side Banner
01.07.2025 慢時光記事_Side Banner
12.07.2025 那些青春,那些歌詞的故事 分享會_Side Banner
12.07.2025《直男癌病史》新書分享會_Side Banner
13.07.2025 營養師的真心話:那些網路沒告訴你的減肥真相 分享會_Side Banner
19.07.2025 平和歸零,從心開始:禪繞與零極限分享會 [第25場]_Side Banner
19.07.2025 靜心一盞,與茶相逢:申時茶會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02.07.2025 27週年慶我們的相遇故事得獎名單_Side Banner
20.07.2025 自然心繪 植物染療愈工作坊_Side Banner
26.07.2025 《我和文字中國風和雲》分享會_Side Banner
20.07.2025 關於旅行、理財與自由人生~《不被錢綁住的旅程》新書分享會_Side Banner
27.07.2025 《亲爱的外婆》绘本分享会_Side Banner
17.08.2025 説説唱唱教品德親子坊_Side Banner
23.08.2025 説説唱唱學習樂_Side Banner
24.08.2025 一縷琴音,穿越千年~古琴講演_Side Banner
07.09.2025 你適合裸辭,還是騎驢找馬? 紫微斗數工作坊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Instagram
閱讀城邦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